紧紧围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主线,市市场监管局控风险、除隐患、防事故,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创新机制,高位推进,着力推动安全责任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持续抓严抓紧。成立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专班,及时研究解决专项整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任务。组织召开全市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专题工作会议,部署推进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措施。二是健全完善机制,强化责任管控。全面整理汇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6方面重大事故隐患、12类重点场所和要素,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检查表》,明确现场检查标准和整改要求,定期通报检查工作进展。三是强化督导检查,传导监管压力。截止目前,累计开展督导86次,有力推动监管措施落地落实。
二、夯实基础,培本固基,着力筑牢安全防火墙。一是狠抓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抓紧抓实特种设备定检率工作,坚持每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每月一督导,全市特种设备定检率始终保持高位运行,7月份特种设备定检率99.97%。二是狠抓人员素质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基层安全监察人员业务素质;严格发证管理,对126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进行了现场巡考;开展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技能提升培训,全市12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40余人参加培训。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化监管。持续完善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全市范围内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逐台设备进行数据核查;对全市45家气瓶充装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市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端已开通2200家,开通比例约占44%。
三、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着力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一是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全面完成全市油气管道法定检验基本情况、港口使用特种设备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5类使用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的摸底排查工作,港口使用特种设备全部纳入使用登记管理。二是全面加强基础性监督检查。深入开展现场监督检查以及“两会”、端午节、汛期等重要时段、重大活动专项检查。截止目前,共检查企业716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893项。三是着力开展移动式压力容器专项整治。制定印发《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共检查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62家,充装单位87家,责令整改问题隐患168项,对127台报废停用移动式压力容器情况进行核查,全市在用的641台移动式压力容器全部办理使用登记并按期检验。
四、深化改革,积极作为,着力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水平。一是深化电梯监管模式创新。积极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和电梯 “保险+服务”新模式应用,全市电梯责任保险覆盖率达到46.7%。二是加快推进“96333”平台建设。全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全市范围内14169台在用电梯、49家维保单位、156个维保站点、1538家使用单位全部录入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平台运行以来,处置困人事故107起,解救被困人员226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9.23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6.03分钟。三是深入开展电梯安全整治。检查宾馆、酒店55家,检查电梯94台,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3项,保障全市电梯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