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精准化作业为核心的无人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8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生态环境监测示范应用研讨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会上项目组展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无人机组网项目成果,我市相关负责同志与自然资源部、专家组、行业特邀代表及项目组科研人员等40余人就项目研究及应用示范情况进行了现场研讨交流,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无人化”方向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会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正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领导为高频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生态环境与农业应用示范正大东营园区试验基地揭牌。
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廖小罕一行到正大(东营)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区试飞现场观看了无人机单点多任务(11架)组网,并到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临场分中心观看了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组网观测系统平台演示及轻小型无人机组网监测。廖小罕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并观看了生态环境监测示范应用期间工作及成果回放。
该项目以分布全国的野外观测台站作为无人航空器空港,构建全国无人航空器遥感观测网络,通过开发多型无人航空器遥感系统、动态协同管控系统、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无人航空遥感大数据平台和无人航空遥感应用服务系统,形成全国无人航空器组网遥感观测体系标准和规范,该项目地实施将大大提升全国无人机研究与应用水平,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