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淄博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成绩显著,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为落实淄博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高质量发展“树标对标夺标”行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日前,市委组织部严格程序办法,组织选树了100名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即日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会同多家媒体对“担当作为好支书”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走进博山区源泉镇岱北村村委大院,绿色醒目的岱北村文化礼堂矗立眼前,不时有悦耳的歌声、器乐声传来,让村庄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儿是淄博市博山区第一家标准化农村文化礼堂。“岱北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十年前,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就远近闻名,多年来村民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通过文化的凝聚力,村容村貌村风不断提升,岱北村也成了全省有名的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近日,博山区源泉镇岱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茂孝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介绍葡萄采摘项目
党建引领 诚信为基村风美
2005年底,军人出身的许茂孝被村民推选回到岱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面对村里亟待改善的村风村貌,他决定从党建抓起,凝聚起一股红色力量,为村里干点事。“当了这么多年兵回来,看着家乡几乎一点发展都没有,连昔日电器专业村的产业优势也不在了。”许茂孝很是心疼地说。
带着百姓的信任和改变家乡的满腔热情,他说干就干。
开展义务劳动,清扫垃圾死角,秋天扫落叶、冬天除积雪,许茂孝带着村里的名党员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干起,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他结合村子实际,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调动党员为民服务的积极性,更感染带动了群众主动参与其中。
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让岱北村党建各项制度、“三会一课”及党员远程教育等逐渐健全完善;民主议事小组、统战成员和各界人士联席会、议事会定期召开,广泛听取建议意见,积极为村庄规划建设出谋划策;“岱北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优秀党员”“同心企业”“五好文明家庭”“诚信村民”“身边好人好事”等活动广泛开展。这其中,“诚信村民”成为岱北村的一抹亮色。记者了解到,此前,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向党组织靠拢,为村庄发展献力献智,许茂孝琢磨着面向群众也推出一套类似党员量化积分的管理制度。2017年,村两委研究决定为村里18周岁以上的村民建立“诚信档案”,爱党护党、遵纪守法、美在家庭、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等10项内容都是“诚信档案”的考评项目,做好了“加分”,做得不好就“减分”。
△介绍文化礼堂中展示的岱北村新旧面貌
走进村委的诚信档案室,记者看到753名村民的“诚信档案”整齐排列,翻开档案,一项项分值记录清晰。“有了‘诚信档案’,邻里间吵架的少了,赡养孝敬老人的多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多了。你看,这是我们评选的诚信村民风云榜,村民拿到诚信高分,在信用贷款、参军入党等机会面前享有优先权。”许茂孝向记者介绍。岱北村的诚信档案管理模式也吸引了银行的关注。2018年,博山农商行在该村开展了“整村授信”信用工程,对符合条件的村民,预授信覆盖面达100%,通过整村授信,解决了老百姓贷款难、担保难,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的问题。
此外,诚信积分还能兑换商品,在诚信档案室一侧的“诚信超市”,洗衣粉、香皂、花生油等几十种生活必需品摆满货架。在这里,诚信积分就是购物券,兑换的门槛并不高,记者注意到,90个积分就可以兑换一桶油,而这90个积分,村民通过义务劳动、做好事等就能获得。
一套诚信档案、一项诚信积分、一家诚信超市,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被实实在在地激发出来,有了诚信这一通行证,岱北的村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真真正正美了起来。
△介绍诚信档案系列活动
文化兴村 生态岱北美名扬
党建引领,村子里诚信建设蔚然成风,岱北的文化优势又重新焕发。许茂孝告诉记者,文化底蕴深厚的岱北村,有不少民间才艺达人和文艺爱好者,一直以来,村里的户外大戏台上从不缺表演者,而台下捧场的观众也总会爆满。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改善农民风貌、农村风貌,以文化的凝聚力来实现乡村振兴,是岱北的选择。”许茂孝说,近年来,随着村里文化活动日益增多、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有一次因为天气原因导致的户外演出中断,又一次激起了村两委班子的干劲。
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强烈的文化需求,使岱北村文化气息氤氲?许茂孝多次与区文旅部门对接、沟通,邀请部门领导、专家实地指导,同时,又反复与班子成员商量,很快确定打造一座高标准的文化礼堂。接下来,便是马不停蹄地联系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各方面专家,许茂孝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三管齐下,从场地、活动等方面入手,在村集体资金紧缺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400余万元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
2017年12月,岱北村文化礼堂正式启用。走进礼堂的村民们欣喜地发现,这儿读书吧、健身房、休闲吧、排练厅、乐器室等十余个功能教室一点都不输城里,更让大家兴奋的是,在这儿还能举办新婚礼、入学升学礼、参军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岱北村搭建起高规格的“百姓大舞台”,成立农民合唱团、舞蹈队,并邀请民间艺术团来村演出,极大丰富了本村及邻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争取到博山区老年大学支持,在岱北村成立分校,村民可以跟专业老师学习瑜伽、唱歌、书法、绘画等课程,文化惠民让岱北村文化振兴的种子落地生根。
“什么是担当作为?在我们老百姓看来,村庄里能建起这么设施齐全的文化礼堂,还能免费学习各种文化课,这是城里都没法比的。除了这些,在我们村还有崭新的文化广场,带动村子致富的大棚采摘园……这一切都是源于好的带头人,我看这就是担当作为,跟着许书记,未来幸福生活充满期待。”岱北村村民、合唱团骨干王文罡,话语中满满的肯定与信任,他掰着手指一项又一项给记者介绍起村里乐民富民的好项目。
实干赢民心。记者了解到,不断发展中的岱北村,如今又在全力建设生态乡村。在村北卧牛山下的新时代广场,郁郁葱葱的青山掩映下,天然石海景观让人赏心悦目,不远处8000余平方米的葡萄大棚里和露天葡萄架上已是硕果累累。
“新时代广场过去是个废弃的石料厂,全靠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一点点清理出来,还有这葡萄大棚的2000多根水泥柱子,也是大家齐心合力扛上来的,将近100口人扛了整整7天。”站在新时代广场前,许茂孝告诉记者,这里现在正打造的卧牛山田园综合体项目,集采摘、研学、餐饮、民宿等于一体,目前已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生态温室大棚11个,种植葡萄等有机瓜果蔬菜,是岱北村尝试乡村游迈出的第一步。
发展中的岱北村,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在许茂孝的带领下,党建引领、文化兴村、生态岱北的乡村振兴之路稳健而清晰。(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赵瑞雪 记者 任灵芝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