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激活经济发展蛰伏潜能,广饶县瞄准“三个关键”,在县属省级开发区推行“2号公章+审批”新模式,实现“不出园区办审批,园区事情园区办”。
一是加大放权力度,办好“关键事”。明确开发区管委会为“2号公章”的实施主体,可自主使用“2号公章”在园区内直接办理审批业务,法律效力与县行政审批局公章同等。按照“权责一致”“谁用章谁负责”的原则,开发区管委会自主使用“2号公章”办理业务,由此产生的责任由开发区管委会依法承担。按照“应放尽放”“放无可放”的要求,结合开发区承接能力,重点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梳理出28项办件量较大且开发区切实需要的权力事项,委托开发区管委会行使。对此28项权力事项,开发区管委会可直接使用“2号公章”进行办理。根据“放管服”改革推进和开发区管委会承接能力,按程序动态调整管理放权事项,适时扩大放权事项范围。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激活“关键人”。组织召开“2号公章”审批业务培训会议,围绕放权事项涉及的审批条件、办理流程等要素,对县属开发区管委会进行集中指导,确保开发区管委会规范行使权力。开展“传、帮、带”工作,组织县直部门选派业务骨干到经济开发区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帮助相关人员尽快熟悉业务操作规程,提高审批业务独立办理能力。建立审管互动和信息双向反馈机制,做好审批、监管、执法之间的衔接配合工作,确保了放权事项正常运转。
三是加速流程再造,用好“关键招”。立足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开发区管委会大力推进审批服务流程再造,提高“2号公章”独立使用能力,确保了28项放权事项接得住、用得好。建立健全审批业务帮办代办制度,推行专员帮办代办,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创造了项目审批的“广饶速度”。目前,烟台港油品仓储物流基地、奥孚(广饶)现代苹果生产基地等一批招商项目正快速推进,华星石化80万吨乙烯、华泰集团70万吨化学浆等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重点项目正在积极谋划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