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团市委创新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困难家庭的8至14岁儿童改造一处独立、舒适的房间,并配备志愿者长期跟踪服务,实现“精准扶贫”向“扶志扶智”的延伸。目前已筹集资金160余万元,参与援建单位70余家,全市建成“希望小屋”70余个,在建46个,总认领183个,年内计划建成至少200个。
一是宣传推广,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希望小屋”新闻发布会,通过发布海报、新媒体宣传、全平台推广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各级团委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项目合作机制,由团市委牵头,青联青企协、爱心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参与募捐,推动希望小屋成为广泛参与的群众性公益活动。二是加强组织,统筹推动项目建设。成立“希望小屋”建设专班,召开全市“希望小屋”工作推进会、摸底部署会,制定三年工作计划,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向前向好发展。创新工作思路,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对有筹款建设任务的县级团委进行奖补,县级团委每建成一个希望小屋,团市委给予配套资金3600元,用于启动后续小屋建设。二是摸清底数,筛选确定援建对象。会同扶贫办、教育局和基层社会组织等,对全市3595名8-14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青少年进行了3轮全面摸底排查,综合评估筛选出第一批急需建设的234个服务对象,并建立档案台账,计划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三年内建成350家。后续将开放申请、严格审核,实现即时帮扶、应建尽建。四是明确标准,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制定《“希望小屋”工作执行手册》和《“希望小屋”建设标准》,明确建设任务、进度和管理要求,提高“希望小屋”服务困境青少年的水平和质量。建设坚持“三保证”,即保证建设材料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质量认证、保证建筑质量符合国家工程质量标准、保证施工程序和成效获得援建对象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