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厕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工作,东营区环卫处对照各项测评指标,积极改善公厕卫生,提升硬件设施,确保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用实际行动为创城助力,为文明添彩。
“你看这些公厕干净整洁、宽敞卫生,咱区的公厕建设越来越人性化了。”提起我区公共厕所的可喜变化,从事城市环卫工作十余年的张丽华连连伸出大拇指。
“以前的公厕脏乱差,夏天蚊虫遍地,我们打扫起来十分辛苦。现在大不一样了,水冲式厕所,无障碍厕位、除臭设备、洗手盆等一应俱全,地面还铺上了地板砖,干净又卫生。张丽华欣慰地说。
今年以来,东营区环卫处以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大考为契机,以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大力开展公厕提档升级和提标改造工作,加大公厕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完善公厕硬件设施。加大对公厕巡查力度,重点检查公厕的水电等设施完好率,整洁率,确保公厕设施转运正常。截止目前,已维修外墙75处约850㎡、屋顶防水520㎡、地砖135㎡、改造污水管线210m、排水口62处。维修无障碍通道扶手15处、座便器19处,更换第三卫生间门套5处,提升了公厕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宣传引导文明城市创建,对管辖范围内公厕文明标语张贴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更换破损、陈旧的文明标语108处,更新公厕提示标识4467块,“温馨提示”1170块。
按照创城标准主次干道每隔500米至少能看到1处公共卫生间指示牌的指导要求,新安装了公厕指示牌124块,指示牌以蓝色为底色,图形文字采用白色,有箭头指示方向,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出一款面向广大市民、游客的手机软件——公厕助手,方便市民、游客找厕、评厕。“以前出门最怕的是找厕所,现在好了,指示标识抬头就能看到,还能通过手机定位,完成后还能对公厕环境进行评价,真是方便又贴心。”市民李秀赞不绝口。
公共厕所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为从根本上解决便池蹲位不清洁、异味重、垃圾多等公共厕所运行过程中的多项顽疾,东营区环卫处通过严格执行“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公厕洁净标准,制定“四定”管理措施和考核标准,建立“四个一”考核评比机制;强化对公厕保洁人员的培训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厕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公共厕所,这一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痛点”,正逐渐变成城市文明建设的“亮点”。
据悉,截至目前,东营区西城区域共拥有公厕71座,其中装配式公厕17座、改造提升15座,既为市民营造了舒心、干净的如厕环境,又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公厕服务功能,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