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执掌中国华融9年之久的赖小民落马,这起“417案”被定性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大金融腐败案。时隔两年4个月的2020年8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一案。检方起诉其直接或通过他人索取、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88亿余元,且在2009年底至2018年1月,赖小民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资金共计人民币2513万余元。赖小民当庭认罪、悔罪,将被择期宣判。
作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大金融腐败案,也是中纪委和国家监察委合署办公后,联合正式办理的第一个金融大案,赖小民案的任何进展,都引起整个社会广泛关注。
8月11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起诉指控,2008年至2018年,赖小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或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直接或通过他人索取、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88亿余元,其中1.04亿余元尚未完成收受。
2009年底至2018年1月,赖小民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资金共计人民币2513万余元。
此外,赖小民在合法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与他人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并育有二子。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重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17.88亿!刷新了建国以来贪腐金额新高度。日前恒丰银行前董事长蔡国华一审开庭时,检方指控其索贿金额为11.87亿元(其中10.7亿未遂),而陕西省前政法委书记、副省长赵正永的受贿金额为7.17亿(其中2.9亿未遂)。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披露,赖小民专案组曾在北京某小区发现了赖小民藏匿赃款的一处房屋,里面有多个保险柜,存放的现金达两个多亿。除了现金,赖小民还收受大量房产、名车、名表、黄金、字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干部监督室副主任陈清浦说:“他(赖小民)就是对物质的这种占有是非常贪婪的这种贪欲,他用也用不了这么多,手表几十块,谁用得了?他就是想要。车也是这样,宾利车、奔驰车、阿尔法车,一个地下车库那几个车都是他的,都是百万的豪车。”
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都是我一个人挑,纪委书记都还是自己党委下面管,他哪有多少权威啊?纪委书记是我的党委委员,我的部下,他很难监督我,说句实话。
赖小民也曾是“贫穷的少年、奋斗的青年”。他是农家子弟,1962年生于江西瑞金。靠着国家助学金,赖小民在南昌读完四年大学,从江西财经学院(现江西财经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毕业。
毕业后,赖小民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其后一直在金融系统工作。在调往华融任职之前,他历任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首席新闻发言人等职。2008年下半年,彼时正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的赖小民接到组织通知,希望他去华融任职。
当时仕途看好的赖小民,其实并不太愿意离开银监会。他曾对媒体讲述其调任经过,表示自己是“在银监会干得蒸蒸日上的办公厅主任”,不愿到这个落魄、边缘化的企业去。为此,时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和分管副主席找他谈了4次话。于是,在中央承诺重注资本金、补全牌照后,赖小民如期走马上任了。
但看过账本,赖小民心里还是凉了半截:总资产只有326亿,盈利差、拨备不足,32家分公司有25家已连亏9年,最头疼的是还有一系列历史遗留案件。对赖小民个人而言,更大的困境在于,2009年他调任华融总裁时,恰值华融存续期届满之年,未来不明。
也就是说,在华融的这个阶段,留给赖小民的时间窗口其实并不长,只有3年,最多5年。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足够亮眼的成绩,为自己攒够足够的政绩,才可能登上更高的台阶。
赖小民的人生和华融发展即将开始转向。
2009年,赖小民把周伙荣(赖小民案核心人物之一,2016年8月从中国华融退休后加入了中国港桥任执行董事)从平安银行挖到华融广东分公司。周伙荣到广州分公司的第一年,号称实现商业化收入5600万,解决了广东分公司连续亏损的问题。此后的经营业绩不断创新高,利润排在分公司第一名。
当时华融商业化收入的核心,是“收购重组类业务”。实则是在房地产调控转向收紧之际,通过收购不良资产的方式,向房企高息放款。
2015年,银监会发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非金债业务,全面打开了AMC化身影子银行的通路。
天津检方指控赖小民犯有重婚罪,而其重婚的对象就居住在香港。
早些年,赖小民频繁出没香港,与一些内地在港的私企老板们过往甚密。在这个圈子里,赖小民有香港“财神爷”之称。他是管理1.87万亿资产的央企掌门人,控制的系统极为庞杂,关联公司超过1300家。
在中环出没的私企老板们,大多数都是来香港“找钱的”。对于他们来说,囿于自身抵押物的问题,并不容易从合规甚严的外资银行获得融资,而赖小民所在的中字头金融机构,无论审核还是放款速度,都相对宽松。
虽然顶着“财神爷”的光环出没中环,“但赖小民的这些操作,事实上为华融增加了不少潜在不良资产的窟窿”。一位香港金融界人士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据其了解,华融经常会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不良资产包,而投资标的则光怪陆离。“哪怕收购时已预料到该价位入手会亏损,华融也会强力收购”。
与此同时,华融的投资项目越来越集中于房地产板块。受中央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监管对于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贷款有严格规定。但在金融严格监管前,有限合伙企业可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搭建结构化产品,层层嵌套,给房地产企业注资。
具体操作步骤,就是通过设立大量的有限合伙企业,对接银行资管。由华融提供夹层资金,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参与企业的股权投资、类信贷业务,银行、保险等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做优先,其他风险偏好更高的资金做次级,几方资金共同成立一只基金或特殊目的公司,参与房地产企业的配资拿地、开发建设、买壳卖壳等交易。
这种业务操作模式,其实相当简单原始。该金融界人士介绍,“香港有很多壳公司,股价几分钱那种。操作者低价购入这些公司,随便注入些资产,包装一下抬高股价,再由华融出面高价收购。操作者在股市套现后,分利润给赖小民作回扣。”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国企华融以高价买入了一堆垃圾资产,还严重坑害了广大股民。“这是一种纯吸血的操作,毫无技术含量,甚至吴小晖的安邦都没有这么做过”。
比如,曾于2017年4月遭沽空机构格劳克斯狙击的丰盛控股,就素有“妖股”之称。丰盛控股是一家江苏多元化经营的民企,总体以地产开发为主。2015年初、2015年末、2016年,丰盛持续向华融配股,截至2016年末,华融持股丰盛控股近10%股份。而丰盛控股自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涨幅排名全香港前5名。
凭借金融全牌照的优势与大型央企地位,华融做起这些可谓得心应手。首先,资金来源不难解决,“有金融央企的资信,华融在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和欧元债,平均成本仅4.3%”,前述香港金融界人士称。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通过华融国际及其子公司,华融在海外大量发债,至赖小民案发前,所发外债余额已达200多亿美元。
由于赖小民的强势和高调,中国华融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他的印迹。
“如果没有综合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公司很难做大做强。”赖小民在接受英才杂志采访时,回顾了华融的转型之路。他说,华融一定要走出资产管理公司固有的模式和思维,“过去老是盯着不良资产管理,老是跳不出这个圈子。”
2010年,赖小民主导推动华融重组湖南5家地方城商行,发起设立华融湘江银行。重组的华融湘江银行在长沙挂牌开业,得以摘取银行牌照,此后又陆续拿到了PE牌照、期货牌照。
华融金融控股集团的模式愈发清晰。“中国现在缺像花旗、高盛这样大的综合金融集团。”他说,大国经济要匹配大国金融,需要金融的航空母舰。
赖小民表示,他自身非常勤奋,每年都要飞三十多万公里,“人不歇脚,马不停蹄”地跑遍全国三十多个省区市,去拜访各个地方政府的领导,中国华融和多个省市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赖小民自称是中国华融的“首席市场营销官、首席业务推销员、首席品牌官”。
“我任后这几年赚了10个华融”,他还说过一句曾被媒体多次引用的话:“我来到公司8年瘦了20斤,公司养肥了,我却瘦了。”赖小民也曾一度被称赞为“打破了AMC墨守多年的陈规,无视监管的樊篱,为华融找到了处理不良资产之外的资产管理的蓝海,在大资管时代提前布局”。
不过,华融也许并不像他自己说的这么光鲜。随着国家去杠杆、紧信用等政策推行,华融野蛮激进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弊端不断暴露。2018年A股多家被曝财务造假、债务违约的公司,背后都有华融的影子。
此前他引以为傲的数据,也变得越来越难看。2017年度华融资产总额为1.87万亿元,负债总额1.69万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九成;过去五年内,华融资产负债增加1.33万亿元,增长4.7倍。
“华融已严重偏离资产管理的主业,而赖的胆大妄为也超出常人想象”。用一位在港央企人士的话说,这一系列看似复杂的资本运作,说白了就是“放贷”。凭着大型央企的身份,以及金融全牌照的优势,赖小民可以融到便宜的资金。
对内肆无忌惮地割韭菜,对外利用国家信用背书发外债,转手放个高利贷就财源滚滚,街头大妈都能想到的买卖,你一大型金融央企全干了个遍,这算什么本事?
“赖小民的激进作风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不良资产市场为例,为了做大规模,华融在市场上疯狂抢资产包,甚至抬升了整个行业的价格。很多时候,华融的出价比我们的底价高出30%,其他公司在市场上很难收到资产包。随着处置难度的加大,这些高价收购来的资产处置存在不小的风险。”AMC业内人士表示。
不良资产处置变成不良资产投资,然后是不良资产炒作。
2017年,四大AMC一级市场的疯狂并不是四大资产的业务团队脑袋进水了,而是屁股决定脑袋,只能把“资产转让的可行性”作为收购资产包的逻辑,而不再是资产的处置价值。资产包收的越贵,转让的速度要求越高。新进入的机构与从业者以为不良资产是随处可以捡到的“狗头金”,买到就能挣到,只要有人接盘。
从现在回去看2017年,炒包现象深刻影响了不良资产市场发展走势,至今未能完全消化负面影响。
随着赖小民的落马,华融人事引发地震。
2019年1月,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发文,华融系四名原高管涉嫌受贿罪案件,已由天津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4人分别是华融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平华,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董事会董事、总经理白天辉,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郭金童、华融贵阳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赵子春。
2019年,华融投资公司原董事长秦岭被查,华融华侨董事长杨弘炜、华融天泽董事长冉晓明也被查。
自赖小民落马后,中国华融当年业务几乎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业务可做加上前途未卜,华融员工排队离职。
而监管层为了防止赖小民事件再次发生,四大AMC的副总裁实行轮岗任职制度。
高层意识到了四大AMC做投融资的风险。因为四大AMC借出去的信贷,源头仍在银行,只是在贷款基准上上浮15%—20%,赚取了差价。但是这么做无形中加深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出了问题,还得是银行兜”。
银监会于2018年1月1日颁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出,针对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内部那些未受监管但具有投融资功能、杠杆率较高的非金融类子公司,提出审慎监管要求,确保资本监管全覆盖。同时还要求,引导资产公司进一步聚焦不良资产主业。
而如今,中国华融迫切希望抹去对前董事长赖小民的记忆,正在跑步“瘦身”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