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接到很多当事人咨询,谈到最后发现债务人名下并没有资产,甚至已经被列入失信人名单了,名下反而一堆执行案件,顿时也丧失了打官司追债的信心。
现实中确实很多这样的案例,债权人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最好的起诉时间,等到最终忍无可忍,催无可催决定撕破脸起诉债务人时,却发现债务人早已转移资产或者债台高筑,根本无力偿还债务。那么这种情况下,债权人还是否应该继续起诉呢?会不会白白浪费了金钱和时间呢?法宝律师认为,只要你的债权价值高于起诉所需费用,你就必须起诉!
一、起诉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诉讼时效是债权的“保质期”,法律允许你在这个时间内起诉。超过这个时间再去法院起诉,不管你证据多么确凿,一旦被告提起时效抗辩,主张你这个债权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了,法院也会判你输。因为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大觉的人,如果你没有在法定时效内去起诉,那么法院就会认为你对自己的权利都不在乎。对于借款案件,目前我们国家诉讼时效是三年,你在这个期限内起诉,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尽早起诉以免发生证据材料丢失毁损的情况。时间一长,调查取证也会变得困难,比如调取银行流水,找知情的人出庭作证等。
二、固定证据和债权关系
起诉同时能起到保留证据,固定债权的作用。手里拿着一个胜诉判决总比拿着一张轻飘飘的借条要可靠。拿到胜诉判决,确认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
三、可以查询和冻结债务人的财产
债务人向你哭穷,并不代表他真的穷,有钱没钱都是他口头说的,往往有些情况是他一边向你哭穷,一边在偷偷地转移财产。通过起诉,法院下达胜诉判决后,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查询债务人的资产状况,法院有强大的监察系统,假如发现有财产,可以及时冻结。
四、通过限制债务人的消费,迫使债务人偿还债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被执行人的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会受到限制。通过限制债务人的消费,使得债务人寸步难行,迫使他们偿还债务。
即使债务人暂时没有财产,也不代表他以后也没有财产。正如老话所说,人不死债不消,起诉后经过法院判决确认进入执行阶段的债务,只要债务人一日没有还清债务,当债权人发现债务人名下有财产,随时可以申请法院恢复执行程序。用较低的诉讼成本来保住自己大额的债权,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