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浪花”这三个字今年夏天在莒县叫得很响、传得很广。参加莒县首届“莒浪花”优秀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研学营活动的108名中小学生,就像108块国防教育酵母,以“多米诺骨牌效应”般的速度在全县影响开来。截至目前,莒县已有50多万干部群众受到国防教育,研学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国防教育中培植爱国情怀
“今天的小浪花,明天的优秀兵。”今年暑假,为贯彻落实全民国防教育“十三五规划”和“六进入”要求,由莒县人武部牵头,以莒县国防教育办公室的名义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下发通知,从全县广大中小学生中层层选拔出108名优秀学生,免费参加国防教育研学营活动,接受绿色军营的洗礼。
研学营的师资队伍是由带兵经验丰富的现役队干、优秀退役教官和专注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辅导员组成,队干、教官、辅导员、专业医护人员24小时全程陪护。透过研学营的计划安排和管理规定可以看到,从入校的分班编队、学习营规营纪、竞选各类标兵,到军事训练、学唱军歌、专家授课、参观见学,再到各式各样的趣味活动,以及最后的闭营式汇报表演……7天的日程被安排得紧张有序、严肃活泼,充满军味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研学营以学习军事知识、体会军味战味、感悟军人情怀为主,坚持以军辅德、以军励志、以军促智,引导中小学生从点滴做起,感恩励志寻根,将爱国之情、爱军之心转化为成长动力。”谈起国防教育研学营的研学目的,莒县人武部政治委员、本次活动的领导小组组长何海涛说。
第一天开营仪式起,学员们就开始接受国防教育,从了解军队开始,循序渐进学习国防知识,让学员们在课堂上、在实践中增强心怀家国的责任和担当;组织观看《建军大业》《红海行动》等军事题材电影,学习军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赶赴海军某潜艇学院训练基地、北部战区海军某舰艇部队、空军某地对空导弹旅参观见学,让学员们感受军营氛围和军队的强大;参观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和青岛国际会议中心,让学员们感受祖国的富强和伟大,培植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在军事化管理中培塑健康身心
“我们班的孩子年龄普遍小,但大家的自理能力都很强,吃穿住行洗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一班班长王连娟骄傲地说,“别看这些脸上挂满稚气的学员,昨天还在父母面前任性撒娇,今天就成了一个个生活自理的小大人。”
炎炎酷暑日,正是磨砺时。在国防教育研学营这个绿色摇篮里,学员们面对全新陌生的环境,突然改变的角色,既是一次特殊的磨砺,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整内务、走队列、站军姿、军体拳、徒步拉练……虽然军训内容有难度,但学员们个个铆足了劲儿,勤学苦练,人人都不甘落后。
“站军姿雷打不动,哪管眼冒金星;走队列整齐有力,哪管汗流浃背。训练虽苦,但坚持一定会胜利,一定会使训练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五班学员姜博文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段研学感悟。研学营队长魏延杰介绍,像这样令人感动的蜕变,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7天的研学营生活,学员们不仅学到了军事知识,还收获了快乐与友谊。成果汇报演出暨联欢会中,学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可爱的憨态赢得场下阵阵掌声。同时,不少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变化,不禁流下了欣慰的泪水。首期国防教育研学营结束后,教官们纷纷接到家长的反馈信息,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懂事了,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了。
在丰富活动中培养国防观念
研学营紧贴“情系国防、毋忘在莒”主题,围绕“参加一次军令状签字仪式、畅谈一个齐鲁红色故事、参观一所部队军事院校”等“九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自强自立、爱党爱国爱军、勇于拼搏进取的内生动力。
开营仪式上,108名学员面对营旗举起右拳郑重承诺,随后,孩子们纷纷走上主席团,在军令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听军事专家讲现代化武器、学习海军船艺绳结、体验枪支分解结合、投掷手榴弹……在研学营里,几乎所有跟军事有关的项目,学员们都充满兴趣。特别是学员们在海军某一线舰艇部队官兵的引领下参观该部队军史馆,补充完海军知识的营养,军港靠泊的一艘艘雄伟的战舰让学员们近距离参观后“大呼过瘾”。
为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研学营特地开设了国学课程,组织全体学员前往夏庄镇敬老院做义工活动,以实际行动给老人们送去温暖、奉献爱心。同时,研学营还组织学员们到招贤镇鲜花基地开展悯农体验,品味农民之苦,懂得饮水思源,珍惜父辈们创造的良好生活条件。
“莒浪花”优秀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研学活动没有休止符,据莒县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九月份拟邀请全军励志教育第一人安龙来莒县为全县中小学、党政机关上国防教育课,把研学活动向纵深推进,确保全民国防教育‘长流水’、不断线。”
(来源:日照日报 通讯员 黄永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