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鲁中晨报淄博8月10日讯 当前,防汛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时期,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沂源县西里镇严格按照市县两级防指要求,督促各部门单位紧绷防汛安全弦,切实做到“十个到位”,确保安全度汛。
“首先,我们镇要求做到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到位。”西里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持续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防汛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持续排查整治,对重点河道、水库、塘坝、大口井由相关村两委和村居安全网格员分片负责,聘任防汛安全公益岗持续做好巡查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我镇建立隐患和问题工作台账和责任清单,限时销号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全镇31处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西里镇挂出条幅落实防汛宣传到位。
西里镇相关工作人员观察水情。
“其次,我们要求做到雨情、水情、汛情监测预警到位。按照自然资源、水利、应急、气象等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通过广播、大喇叭、微信群等途径发送给广大群众,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未雨绸缪,妥善应对。”上述负责人表示,遇到灾害性天气,及时做好雨情、水情监测,随时向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情况,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性数据,同时镇防汛指挥部按照掌握的信息及时做出相应现场处置措施。
第三个“到位”指的是,对于预案的演练,西里镇要求全部要到位。该镇强化预案实战演练,针对水库、河道、地质灾害等易发险情区域制定了具体的防汛抢险和群众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检验了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应急处置措施、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四,我们要求做到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准备工作到位。”西里镇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加大了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准备工作。认真梳理了现有的防汛物资和救援设施设备,建立了统一管理的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为满足防汛救援能力的需要同有关公司、单位签订了协议储备协议,调整充实了镇应急救援队伍,各村组建了30-50人的防汛抗旱应急常备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物资、人员能够拉的出,用的上,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西里镇工作人员对水库、河道进行检查。
西里镇工作人员冒雨深夜观察水情。
“第五个是做到动员群众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到位。耐心细致地做到群众思想工作,我镇提前谋划,细化明确了转移路线,除在镇政府驻地依托镇第一中学设置了能容纳600人的转移安置点外,6个责任区按照就近原则依托规模较大,运行较好的幸福院设置了6处转移安置点。7处安置点能够容纳800余人临时转移安置,基本满足应急转移的需要。”上述负责人表示,该镇加强了转移安置点的管理,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各安置点均配备了床铺被褥、伙房食堂,同就近的百货超市协议储备了方便面、纯净水等应急物资,确保一旦接收转移群众,转移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在第六个到位方面,我们要求做到指挥调度到位,科学精准果断调水蓄洪。”西里镇通过电话、手机APP视频等方式加强对水库管理员、河道管理员的调度,强化统筹协调,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七是要求做到社会秩序稳定、保供稳价。”西里镇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商品价格监管,决不允许借机哄抬物价。
工作人员深夜对防汛设施进行检查。
“第八个到位是要求做到宣传舆论引导到位。”为做好全镇的防汛工作,西里镇专门录制了汛期安全注意事项音频,通过各村大喇叭、6个责任区的宣传车不间断的进行播放宣传,普及防汛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应对灾情的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镇印制汛期防汛安全手册2万余份,通过各村安全网格员发放到每家每户。在水库、塘坝、大口井、河道、地质灾害点悬挂汛期防汛宣传横幅56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人人参与防汛救灾的氛围。
“九是做到疫情防控到位。”上述负责人表示,西里镇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的情况下,提前谋划做好卫生防疫准备,绝不因防汛救灾引发疫情。
“第十条是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目前,西里镇已经建立了以镇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层层签订了防汛抗旱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镇村两级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镇村两级河长、湖长及各河管员、村居安全网格员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加强信息报送,确保遇到汛情、灾情能第一时间上报,为县防指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通讯员 王新科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