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淄博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成绩显著,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为落实淄博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高质量发展“树标对标夺标”行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日前,市委组织部严格程序办法,组织选树了100名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即日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会同多家媒体对“担当作为好支书”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上任9年来,“利落、爱说爱笑、干事踏实、热爱工作”,是她在村民中一致的好印象,她就是王江华——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孟荆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进入孟荆陈村,一幅“江南水乡”般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条河穿村而过,两岸的芦苇整齐地排列开来,有鱼儿不时跃出水面,“连心桥”倒映水中。沿河的沥青路平整笔直地通向村里,村民的房屋虽形状各异,但排列有序,白墙红瓦的统一色调让整个村子显得明亮。“连心桥”横跨河流,将3个自然村连通起来。沿着沥青路一直走到头,就到了孟荆陈村党群服务站。
“连心桥”打消距离感 文化建设成果凝聚人心
2011年4月,王江华上任高青县高城镇孟家村村委会主任,2014年10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时候,孟荆陈村还是3个独立的自然村,孟家村村情复杂,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人心不齐,上访不断,村内垃圾遍地,村民甚至用咸水做饭,王江华便挨家挨户地走访,解决了村里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2017年,务陈村、孟家村和荆周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王江华继续担任村书记。村是合并了,但中间的河却像条分隔线把村子分成了南北两半,村民想要到对岸必须从公路绕过来,距离远也不安全。2018年,“连心桥”建成,村子终于不再是被隔开的两半,大家出行方便了,人心也更近了。
为了让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王江华组织百余位村民组成文化志愿者团队,其中“盛世鼓韵”锣鼓队承接了中国马拉松赛(高青赛区)开场锣鼓及县内重大庆祝活动开场锣鼓表演。自创舞蹈“走进新农村”于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在省电视台播放。2019年自创节目“领航新时代”在高青县热土欢歌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另外每年还在村内不定时举办各类书画展览及培训活动。
这些文化建设成果不仅让孟荆陈村大放异彩,也让大家有了更多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再加之“连心桥”的修建,大家的心逐渐团结起来,劲也开始往一处使。
“大家把我选上来,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大家的希望,得好好干,带大家更好地生活。”王江华面对困难与问题时,时常这样给自己鼓劲。
走得端行得正 用情感化解分歧
2013年,村里决定给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彻底摆脱多年来村民一直用咸水做饭的景象。经过一番努力,方案做好了,但资金从哪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账上没有钱,但就算这样王江华也拒绝让村民掏一分钱,她积极申请帮扶基金来作为项目资金。资金到位了,部分村民却不愿意了,原来自来水管道布线需要在部分村民家门口挖沟,他们觉得这样对自己的生活会造成影响,王江华为此没少跑到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经过不断与村民沟通并调整方案,项目终于开始落地施工。
然而令王江华没想到的是,自来水管道刚刚接上一段,就被人为破坏,查看监控发现是一名村民晚上喝了酒,借着酒劲砸坏了刚刚接好的自来水管道,看着刚刚接起来的管道被破坏,王江华心痛不已。村民大会上,大家情绪激动,一致提议报警处理,但王江华考虑再三没有报警处理,而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将他家放到了最后一个施工。当这名村民开始担心时,王江华主动找他谈话,“我相信你肯定不是一个坏人,你家庭条件困难,媳妇有病,大伙肯定不会为难你,但不管怎么说,损坏公物就要赔偿。”这番话让这名村民心服口服,不光交了赔偿金,还自己写了检讨书,贴在村里的公开栏里。
困难面前带头干 “内涝”问题被根治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孟家村几乎每年都发生内涝。2013年7月的一天,暴雨突降淄博,由于排水沟被垃圾阻塞,眼看着水越长越高,村民地里的庄稼也逐渐被淹没,再不处理水就会溢出来流到村民家里,造成严重损失。
王江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自己没遇到过类似情况,情急之下她只能和老书记带着全村党员干部装卸管道、下沟清理阻塞物、疏通水道、架设管道。老书记手把手带着干,让她信心大增。“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应该在大伙面前起带头作用。”王江华说,“虽然我的脚指甲泡伤了,但一想起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最后经过努力,内涝问题被解决,大家的损失也降到了最低,也使大家的心紧紧拧在了一起。
项目带动发展 村民收入节节高
为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王江华大力引进农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入驻农业项目4处。其中淄博惠民农业占地300余亩,主要种植水果西红柿、锦玉甜瓜、网纹甜瓜及黄瓜;淄博瑞园农业占地40亩,主要种植无花果、蒲公英,除销售蒲公英鲜菜、无花果鲜果采摘外,生产蒲公英的根、叶、茎茶,无花果果干及茶叶;高青菁盛农业,主要是桑椹采摘。还有桑椹干果、桑椹酒制品及桑蚕养殖和桑蚕制品的制作销售等。
“以前俺们种地一年也就收入千数块钱,不挣钱不说还十分累,年纪大了的人就更别说了,现在有了这几个项目,俺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一年收入一万三四千块钱,再加上土地流转的钱,年收入2万多呢!”家住务陈村的村民李大姐兴奋地告诉记者。
基地园区的建成,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的同时也为村内及周边村庄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给他们带来了一份不菲的收入。
除此之外,王江华还依托村内的四个产业园区,找准地域和文化优势,成立了“田香果色”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利用成型的平原水库致力打造独具本土特色的孟荆陈融合发展的文旅农耕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
采访过程中王江华不断接电话,记者询问后得知她最近正在考察一个项目,如果能成功落地又可以为村民们增加一部分收益。采访结束后,王江华马不停蹄地前往合作企业进行考察。
孟荆陈村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随着环境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和人心的团结不断提升。2017年更是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景似乎还是那些景,只是清澈的河水取代了布满垃圾的“烂水塘”;人似乎还是那些人,只是心早已拧成了一股绳,他们在“班长”王江华的带领下奔跑在共同富裕的小康路上。
(通讯员 张伟铭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 见习记者 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