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存在于各方面工作中,是阻碍我们改进工作作风的绊脚石。群众监督是党内监督的有益补充,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让他们参与其中,畅所欲言,可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共同推动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依法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依法实行政务公开,可以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事项结果、监督方式等让人民群众广泛知晓、全程参与监督,促进转变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应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唯真唯实落实好每项工作任务。比如,强化工程管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行公开招投标,运用科学手段规范工程行为和施工安全,及时通报工程阶段完成情况,确保每项工程都高质量结束,经得起人民的考验,历史的考验;旅游景区收费文件要从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及其它媒体、游客服务中心等渠道进行公示,旅游法律政策、开放时间、咨询投诉电话、导游信息、服务流程、相关优惠措施等也要公示、更新,方便游客查询,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执法工作要本着“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开普及法律知识,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人民群众理解的基础上依法开展工作,避免出现处理方式不当引起人民群众怨声四起的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二是不断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群众监督积极性强、参与度高,可以促进纪检监察部门更好的履行职责,某些工作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通过设置监督电话热线、监督邮箱、监督微信号、面对面倾听、主动对接等多渠道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对待群众反映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获取准确信息的渠道更多,诉求更加广泛、多元、复杂,维权监督意识也更强烈,工作中避免飘浮虚华的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才能保持与群众的亲近距离,形成人人愿监督,监督有成果的良好局面。
三是全力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只有下功夫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真正的信任与支持,相关部门要克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和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深入人民群众中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设身处地处理好人民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对于群众监督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能照搬政策文件,要结合工作实际正确分析整理,合理诉求以人为本,有效沟通,以最佳方式尽快解决,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不合理的舆论诉求通过耐心解释、及时跟评、宣传工作成效等方式引导向正面方向发展,避免持续发酵,引起恶劣影响。(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