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药有三大宝:一是人参、二是鹿茸、三是虫草。
人参是植物,鹿茸是动物器官,而虫草呢?它既不是虫,又不是草,实际上是一种真菌。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中的冬虫夏草菌,是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目前已经发现的虫草菌有500多种,除冬虫夏草外,还有一种在活性成分与功效上与冬虫夏草相似的真菌生长在东北大地,被称之为北冬虫夏草或蛹虫草。
依靠科学技术,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人工培育蛹虫草,以在活性成分与功效上替代、超越野生珍稀资源,是生物工程界的创造性工程,因而也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重点项目。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虫草菌的培育与生产,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将一个菌种的生产纳入到工厂化的生产流水线之中,从而使菌种的产能摆脱土地的限制,得以几何级的极大增长。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蛹虫草子实体的培育与生产,摆脱了对蛹的依赖,使“草”挣脱了“虫”的束缚,而直接依靠科学合理配置的营养基,按照人类的意志生产更加营养的子实体。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蛹虫草的培育与生产,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通过运用科学技术设置的无菌车间,对蛹虫草的培育与生产进行标准化控制,从而解决了自然形态下虫草产品活性成分不稳定的问题。
这是人类第一次将虫草菌的培育与生产创建为完整意义上的产业,冬虫夏草虽然也是市场化的产品,但是其培育与生产都是自然环境下非产业化的产物,唯有人工培育蛹虫草,从菌种的筛选、优化、复壮、保存到培育与生产,从蛹虫草的生产、检测、控制、加工到销售、服务等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产业。
正是人类以上的这些第一次,才将原来东北土地上默默无闻的蛹虫草走进实验室、走进工厂、走进车间、走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大门,成为在活性成分和功效上能替代甚至超越野生冬虫夏草的崭新产业。
为了创建这个产业,国家将其纳入863计划的重点项目。
为了创建这个产业,一大批科学家分工协作,多个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与企业合力攻关。
为了创建这个产业,上海国宝企业付出了26年,两代人的努力,发表了近40篇论文,获得国家25项专利授权。
科技重在转化,科技只有转化,才能形成强大的产业。
上海国宝企业的国家863计划转化成果蛹虫草子实体及其产品,是率先实现人工培育蛹虫草产业化的优秀范例。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内外所有人工培育蛹虫草的产品,都是这一产业化推动的产物。
人工培育蛹虫草作为产业才刚刚开始,随着科技的拓展,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引伸产业正在向我们招手。
有不同形态的蛹虫草产品,包括蛹虫草粉,蛹虫草胶囊;
有作为新食品原料的蛹虫草子实体,也有作为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双重功效的蛹虫草保健品;
有具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喷司他丁等活性成分的蛹虫草提取物;
更有蛹虫草的延伸产品,如蛹虫草鸡蛋、蛹虫草面膜、蛹虫草咖啡等。
一个菌种,一个产业,创新的大幕已经开启,一个无限精彩的产业前景正在人类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