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过去,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教师、教练、侦探和朋友,导致部分家庭教育缺失或失位,使得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种种问题。因此,DAP因材施教发展中心呼吁父母应该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伴奏者”而不是“指挥者”。了解孩子、因材施教的观念,已慢慢在父母的心中扎根。新时代父母要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或许需要父母“教育家”这个崭新的角色定位。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培养路径和方法获得教师资格证,父母却注定要自然生长。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实践性、深刻性等特点,为父母提供了一个无可替代的成长情境。无时无刻不在面对问题、激活经验、更新知识、解决问题,这一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就使得父母成为“教育家”成为可能。
家庭承担着“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的责任,现已成为教育共识。但很多父母的个人知识来源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受教育经历,或多或少会带有较为明显的经验色彩,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家长若通过“复制-粘贴”的教育方式,是无法益于孩子成长、因材施教的。
DAP因材施教发展中心以多元智能测评为端口,按照孩子在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采集系统录入的先天皮纹样本,运用统计学原理得出的数据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帮助父母快速了解孩子的先天智能个性特点,核心类智能在敏感期内扬长补短,非核心类智能扬长避短,优势智能类重点培育,实现“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青少年选择与自己优势潜能相对应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帮助青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从了解自己先天智能优势入手,结合自身教育和成长环境,正确选择高考后读大学的专业方向和大学毕业后初入社会的职业发展方向。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家庭教育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让教育理念日渐趋于科学,教育方法日渐趋于理性,做好离孩子最近的“教育家”的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亦为子女成才尽到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