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小桥流水人家,里面有落叶缤纷的古镇,有华丽婉转的曲艺,还有不可错过的美食。在苏式饮食文化中,早晨会来上一碗热腾腾苏面,苏州人对吃向来挑剔,不时不食是对苏州人的精要概括。吃苏面不仅分时辰也分季节。每年初夏,裕面堂的三虾面都会成为苏州人追捧的面点小吃。
走进裕面堂,映入眼帘的整面《裕面堂·赋》,一下将人拉到了百年前,字里行间感受岁月变迁的故事。随后可听到棉柔的吴侬软语,看见古色古香的装修内饰,全红木的桌椅,庄重而充满情怀;景德镇专门开窑定制的餐具,清新雅致;天花板上挂着的一把把油纸伞也是造价不菲,尽显江南风情……一家面馆却应验了苏州的古色柔情之说。
追忆一百多年前,一位叫郁根土的吴县人,深谙烹调之道,在汤面的制作上,大有长物,他制作的汤面被姑苏人亲切地称为“郁面”。光绪九年(公元1885年),时任清内阁中书的尤先甲先生(后历任五届苏州商会总理、知名士绅)因故归里,居住阊门内刘家浜巷,至南濠街不足三里,时常光顾品尝。郁面征服了这位饱尝山珍海味的达官显贵,随后他便欣然为其题下“裕面堂”的牌匾,将“郁”字改为“裕”,“裕面堂”由此得名。
三虾面一直以来都作为高级筵席的面点,可以说是苏式面中的奢侈品同时还是盛夏面点中的佳品。在面食点心中这碗面将吃的境界发挥到了极致。什么叫三虾:就是虾仁、虾籽、虾脑,这三样美味至极的珍品,是从一只母虾身上剥、筛、掐出来,到浆、醒、炒,整个过程非常精细,裕面堂为这一碗极致珍品三虾面,算是下足了功夫,从源头基地采购河虾,确保虾籽饱满,虾仁圆润,虾脑艳丽,并由四名专职阿姨出(剥)虾仁。不得不让人感叹,一碗面可以做到如此精致,可把苏州人的精神和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三虾面可不是一碗面那么简单,一盘手剥河虾仁量足,虾仁新鲜Q 弹,味道非常鲜美;四道蔬菜,配菜是花生、黄瓜、咸菜、姜丝,花生香脆、黄瓜清爽、咸菜和姜丝开胃;四道荤菜配菜是海蜇、一只大虾、二片卤牛肉、一只剥去半只壳的煮熟的薄壳核桃。海蜇品质很好,牙口不好的可能会咬不动,只能囫囵吞枣;大虾鲜洁;二片卤牛肉入味鲜嫩,味道很好;薄壳核桃品质好,吃口不错。
一碗面,一种饮食文化,一种精神,从人本、人性、人权、人情,把一碗面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更多味道。
三两好友,一碗裕面,一份情谊。听一曲评弹,在吴侬软语里品姑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