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淄博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成绩显著,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为落实淄博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高质量发展“树标对标夺标”行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日前,市委组织部严格程序办法,组织选树了100名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即日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会同多家媒体对“担当作为好支书”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站在秀丽的隽山上,处处展现着迷人的景象,齐鲁大地又添风采,文明发展共建共享……”走进淄博高新区宝山科技生态园区隽山村,一阵阵舒缓悠扬的歌声萦绕耳畔,村民正在哼唱“村贤”作词作曲的村歌,广大干部群众在聆听传唱村歌之中,感受浓浓乡情,激活创新创业兴旺产业、扮靓生态宜居家园的热情。
点燃“有马力”的强村引擎
“由于过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道路年久失修,路面泥泞、坑洼不平,如果赶上大雨天,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隽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成宝志回忆说,7年前的隽山村进村一条路,车辆经常磕底盘,是亲戚不常走动,朋友不愿进村,领导眉头紧皱的“落后涣散村”,与周边村庄形成鲜明对比。
临危受命,2013年4月28日,成宝志回到隽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针对多年来隽山村落后的现实及老百姓热切的期望,他带领村两委从修建第一条进村路开始,着手解决道路硬化问题。“无论多难,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将路修通!”成宝志撂下了狠话。村里修路没钱怎么办?自己垫一块、村民筹一块、对上争取一块,成宝志带领村两委经过多方努力和村民“一事一议”,整修了村里的主次干道,隽山村终于摆脱了晴时灰雨时泥的状况,现在村内实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100%全覆盖,全路域无障碍通行。
环山路无障碍通行。
路通人和,盘活村集体经济成了接下来的当务之急。“利用隽山村的区位优势,向区里争取收储盘活闲置土地,被收储的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前来租地建厂,同时解决了部分村民就近打工的问题,村民增收有了保障。”成宝志告诉记者,隽山村通过“一村一策”,土地被收储后,加之对原村集体企业进行盘活整改,村集体收入从起初的年均50万增加到现在的350万,解决了新村建设等资金问题。
“新村一期开槽,建设资金仍是首要难题,我想方设法与开发商沟通,最终说服开发商先施工后结算,并按约定如期支付了工程款,开发商被村两委的真情和诚信所感动,主动帮助村里完成了后续楼房的建设。”成宝志用4年时间兑现了自己上任时的承诺,2018年底,隽山村旧村老宅全部拆完,430户18栋住宅楼完成建设,实现了户均一套房的目标。如今,隽山村依山傍水,生态优美,小区内实行党员挂包制度,落实了路长制、网格化管理,还专门设置了电动车充电棚和智能充电桩,实现了电动车集中管理,机动车停放有序。通过旧村改造,隽山村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成宝志做的几件事情,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从心里认可了这位村书记,村民成希铁说:“成书记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他把我们村里的事都放在心里了,自己吃亏也要把村里的事办好,我们村里的人都很佩服他。”
成宝志(左)走访慰问贫困户。
描画“有颜值”的美丽乡村
住进新居的村民都知道,隽山村更大的新村建设手笔还在后面。
乘坐着便民服务电瓶车穿行在整洁而宽敞的村内街道上,一路走来,好似每一处角落都会“说话”,都在讲述“隽山村的发展故事”。“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广场、学生候车棚;建设平安智慧小区,完成100余个监控全覆盖无死角、智能门禁、智能车棚等建设,实现了楼区全封闭管理;隽山自然生态景区、儿童乐园、村史馆、党史馆项目,融入《道德经》传统文化元素,完善“幸福泉”“吉祥谷”“幸福路”等服务设施建设;新建的老年公寓今年重阳节将投用,全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拎包入住”;4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将建成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中心……
监控全覆盖。
“过去只能坐在台下看演出,现在村里组织了戏曲大舞台,我们个个成了主角,唱歌、小品说演就演,跳广场舞更是不在话下。人漂亮了,精气神也更足了。”村民隽秀芳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新,区别于旧,是村民们新生活的开始。一应俱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远程教育大屏幕、戏曲大舞台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
“打造‘有颜值’的魅力村韵,我们注重挖掘符合隽山村发展的生动鲜活元素,努力打造村民幸福生活的根脉,突出隽山村的独特魅力。”成宝志告诉记者。
疫情防控值班。
营造“有内涵”的现代新村
“日子过好了,村民的精神不能垮下去,鼓了钱袋也要富脑袋,腰包鼓与讲文明一样不能少。”成宝志说,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新生活,“好日子”既包括村容村貌、环境改造等“面子”,更需要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群众素质等“里子”。
“只要村里发生矛盾和纠纷,成书记肯定会到现场,直到解开误会为止。”从担任村书记至今,所有发生在村里的纠纷和矛盾,成宝志都会到现场及时化解,令村民啧啧赞许,村民纷纷称赞他办事公正、处事公道,做到矛盾不过夜,纠纷不出村。但时间长了,成宝志琢磨着,光埋头拔穷根,村民的素质跟不上,发展也是短暂的。于是,在他号召下,每年村里公开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公公和五好家庭等优秀代表,并制定了退出机制,评上的披红戴绿、上光荣榜,喜报送到家,“退榜”的摘牌谈话,脸上无光,村里一批批“先进”“优秀”脱颖而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起正能量,引领出新风尚。隽山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高新区和谐稳定先进村居等。
单靠评先树优难以全面提升村民素质,成宝志另辟蹊径,2019年,隽山村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涵盖“传统文化、村居文化、红色文化和党建文化”为底蕴的党建文化一条街,成为隽山村一道亮丽红色风景线,居民了解党史知识、增强党性观念的“文化街”。“文化一条街对大家启发非常大,不定期的更新民俗见闻和风土人情,现在大家没事都愿意来这转转看看。”80多岁村民隽士清告诉记者。
文化一条街。
建设美丽乡村,隽山村补齐了文明建设这个“短板”,在挖掘农村文脉,坚持以文化人,把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培育和传播红色文化,大力活跃农村群众文化,以美丽乡村建设扮靓百姓生活。
成宝志说,“少讲大话、空话,多做真事、实事,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赢得群众的信任。”成宝志在村党总支书记的这个平凡岗位上,以勤政敬业的工作态度、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依赖和敬佩。
村委集中学习。
谈话。
(通讯员 徐勐 杨金辉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