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的名字没有洋酒的时尚,但我却有缠绵婉约的柔情。
从前,在这片吴越大地上,是我诞生的地方,也是我故事开始的地方,这里上演了无数关于美酒的传说。 2500年前的百花漾,是江南水乡万绿丛中的一湖甜水,那里有百花漾畔、良田村舍、清池荡出、桑竹青青、芳草萋萋、百花群芳。酿酒其中最讲究的一点就是水质与口感,而在这幽幽漾水清润甘甜之中,酿出了让人传颂千古的美酒。
百花漾,地处江浙交界、江苏南大门——吴江区桃源镇铜罗仙南村,传说在吴越春秋时期,曾为吴王行宫所在地,已有2000多年历史。铜罗(旧称严墓)自古是酿酒之乡,太湖的水、天堂的米,酿造的美酒得天独厚。铜罗酿酒历史悠久,早在吴越春秋时期,当地百姓在稻谷收获丰登之年,采用新碾糯米和自制土酒药制成米白酒,又称三白酒。具有色清、米香、醇和、鲜爽。深被当地百姓饮用和招待亲朋好友,并传遍四乡八镇,名声远扬。由于优美的品质,独特的风格,被苏州吴县知府作为进献吴越宫庭的贡品之一。后被吴王列为“宫廷贡酒”而闻名苏南吴地。到了唐代更是如此,并被皇亲国舅、学士文人备加称赞,苏州刺史、大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唐代诗圣、酒仙李白在《乌栖曲》中写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纵观历史,铜罗酿酒的历史文化底蕴已超过2500-3000年,到东汉时期,这里以“米酿酒、蚕吐丝、蜂产蜜”三宝而著称。
苏州市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吴王老酒在生产工艺是借鉴于传统淋饭法、摊饭法、喂饭法三种工艺特点,又不局限于一种操作法,在黄酒酿造整个过程中,对原料用米、糖化发酵剂、芳香植物料的选择和操作工艺等各自长处进行整合,优势互补,灵活应用,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故形成了自己的鲜明地方特色和独具一格的创新工艺。为了适应市场潮流,开发了新一代“安全、健康”清爽型新黄酒——“吴王老酒”。
公司在2010年新建了工业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吴酒文化产业园”,系统的展现了吴酒历史文化底蕴,为苏州市非遗项目—铜罗黄酒传统酿造技艺示范基地(位于吴江区桃源镇铜罗仙南村 )。
黄酒源于中国,有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令人遗憾的是黄酒只是在局部区域形成一定的消费市场,甚至在黄酒消费盛行的城市其风光也不如白酒、葡萄酒那般多姿多彩。但黄酒之魂,谓之渊远。其保健功效、国宴之尊,不能不提。国潮之涌,黄酒当引领风骚,奋发崛起。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振兴,将是今后黄酒行业实施“蓝海行动”的战略思维和举措,更是推动“小酒种”形成“大产业”的使命与担当。“林海百花漾”系列黄酒也会在这场黄酒崛起的盛宴中创新发展,全面升级。在品牌包装上,会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以情动人,并在产品的口感上进行革新,打破年份酒的束缚,挑战自我陈旧的市场思维,全面突破。苏州市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曹付奎表示黄酒产业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产业需要重新定位,中国黄酒高质量发展除了在品牌业务上发力,还要在营销服务上做好功课,实现黄酒产业 “新定位新变革新营销”。苏州市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酿酒技艺.铜罗黄酒代表性传承人徐学武认为:黄酒企业需要不断打破陈旧,拥抱创新的精神和气魄,对既往的消费者定位进行不断的怀疑和否定,破而后立。
在凛冽寒风中,烫一壶老酒,来一碟茴香豆,哪管它窗外秋寒袭人,我的故事跨越了千年,未来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