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潍城区实现转学“一网通办”

2020-07-21 10:19:35 来源: 潍坊晚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今年以来,潍城区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在开发使用中小学网上报名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潍城区转学服务平台,让家长只需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转学业务“一网通办”。仅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就受理并办结转学申请135人次,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细心调研 精准研发转学平台

实现“一次办好”,网上平台是基石。潍城区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专业力量科学合理研发平台,为转学“一次办好”打牢基础。

前期深入调研论证。深入走访全区254个社区,汇总整理746个小区和自然村信息,形成片区系统数据库,实现全区范围内片区划分无缝隙、全覆盖。结合全区义务教育招生报名系统,组织深入调研论证,指导全区35所小学、10所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学校和家长关于转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55条,为成功研发转学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指导50所学校科学制定转学流程,合理设计转学系统架构。结合调研情况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召开5次专题会议,组织有关人员对转学流程和系统等进行反复研究。坚持以“能线上就不线下,能少跑腿就不跑腿”为突破方向,确定转学系统需优化的功能,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发攻关,保证系统的交互性、便捷性、科学性。

为严格落实公办中小学“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在系统研发之初,充分考虑和研究解决住宅小区与学校匹配问题,实现50处学校与746个小区(自然村)一一对应。只要家长如实填报住宅信息,系统就能自动匹配学校,准确率100%。同时,结合建立破解“大班额”巩固长效机制要求,按照“就近或相对就近”原则,合理调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位,满足他们的入学需求,既让家长满意,又不突破标准班额要求,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整合资源 实现信息共通共享

实现“一次办好”,信息共享是关键。潍城区统筹安排,多方协调,实现部门信息共享,让信息多跑路、群众不跑路,为“一次办好”搭好桥梁。

潍城区在转学平台设计中,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进一步整合优化数据信息,公安、住建、人社、卫健等部门提供33个接口数据信息为申报转学材料服务、提供数据保障。设计数据分析功能,优化数据使用规则,整合部门数据接口资源,让数据会说话、能判断,实现转学材料网上审核,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转学平台发布转学公告,将家长关心的转学材料要求、审核时间及需准备材料、房产证特殊情况规定等4种类型、22项招生转学政策要求挂在网站显著位置,供家长了解和查询。公布系统转学操作指南、学位分配查询通道等群众关心内容,对报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忘记账号密码、手机无法接收短信通知等13项问题,逐一提供解决办法,供家长参考。在网站设计上多方面考虑家长操作和技术需求,提供给家长转学须知、转学流程、操作指南等9项服务内容,确保家长自主完成转学申报全过程。

此外,向社会公开学位申请信息。依据省学籍系统信息和学校班额实际情况,学校据实上传有效学位信息到转学系统,并面向社会公开。有转学意向的家长可以网上查询学校学位情况,并根据要求提报申报材料。系统智能分析材料真实性,确认学位申报资格。获得资格进入学位申报库后,系统将根据家长的申报条件和申报时间设定学位分配顺序,由系统在同一时间一键分配学位,并短信告知家长。学位一键分配期间,人工无法干预,确保分配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规范运行 全面实现阳光操作

实现“一次办好”,规范流程是重点。潍城区本着公开透明原则,完善系统,优化流程,规范操作,为“一次办好”高效赋能。

为统筹解决转学过程中学位分布不均的问题,系统增加关联学校和服从调剂功能,家长在申报时可自由选择是否服从调剂。根据家长意愿,系统在一键分配完成后,从调剂库中调取学生信息,通过二次调剂的方式,安置到周边相对就近的学校,最大限度利用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学位的机会。

根据网站申报情况,结合实际,设立审核预约和信息反馈体系,按照申报数量和审核能力科学进行安排,并及时通过短信通知家长审核时间,反馈审核中需进一步提报的材料,引导家长自主完善。对不具备转学资格的,通过个人中心信息服务通知家长,选择放弃申报或终止申报。在大数据信息整合的基础上,转学全程采用网络提交、网络审核、网络验证,全面实施线上服务,无需家长线下到现场提报纸质材料,实现“零跑腿”承诺。

全程记录每位学生的报名记录,通过个人中心,家长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转学申报最新状态,查阅转学申报进度,了解孩子材料的初审及终审人员姓名。同时,根据家长提报的材料初审结果,系统通过与公安、人社、住建、卫健等部门进行数据综合比对,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保证转学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获得学位的家长可以持电子版的转学通知书,凭借密码到学校办理转学业务。学校确认加密信息后发起学籍流转,待学籍转入后确认分班,短信通知家长到校就读。从提报材料到申报学位,从获取学位到网上确认,从学籍流转到入学就读,提供一体化网上服务,在极大方便每一位家长的同时,还实现了全程阳光操作,确保公开透明。

充分利用网站大数据优势,汇总整理家长提报信息,根据各学区学位分配情况,对申报学位来源、学生分布、年级组成进行综合分析,在学校承受能力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科学规划,提出各学校学位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未来招生和转学提供数据支撑、打好坚实基础。

潍城教育精准扶贫 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2020年,潍城区将控辍保学和学生资助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探索“四六五一”新路子,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四级联动,资助一个不少。坚持户户必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建立区、街、校、村四级联动机制,在市教育局、区扶贫办指导下,联合街办、学校、村居成立8个工作组,本着对每一名学生负责的态度,以最细致的工作方法,最耐心的政策解答,最严谨的工作作风,深入全区贫困家庭做深做细做透排查工作,精准匹配政策,确保建档立卡在校学生教育资助全部落实到位,实现全覆盖。

六方合力,服务一视同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等6个机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联动,定期联席会商,畅通服务链条,形成闭环管理,合力做好教育资助、控辍保学、省定贫困村有学前教育和体育场所等教育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同时,落实“只要在潍城上学就要落实政策”要求,针对区外县区地市户籍学生,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协调外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帮助区外户籍学生落实政策。

五个确认,扶贫一以贯之。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实现局长、校(园)长、学生、家长、帮扶联络人五个清楚,做到区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清楚本地建档立卡学生(幼儿)数据;学校校长(幼儿园长)清楚本校(本园)建档立卡学生(幼儿)数量及其资助落实情况;受资助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清楚本人已受资助情况;受资助学生家长清楚子女在校已享受资助情况;帮扶联络人清楚帮扶对象子女受资助具体情况,严格做到“五清”,动态掌握工作进展。

一个目标,确保应助尽助。把教育行业扶贫政策确认清零,作为工作检验的唯一标准,落实家访全覆盖、通知书下达、劝返复学工作等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突出做好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延缓申请入学、跟班就读工作,确保控辍保学任务清零。同时,对应享受教育扶贫政策的贫困家庭学生,一一匹配政策精准落实,对发放凭证不规范等问题实施全程跟进、监督解决,确保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上半年,发放各类助学金84.12万元,资助学生1439人次。

刘东 本文来源:潍坊晚报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