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马宁,淄博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副领队,昂仁县委常委、副县长。7月18日晚,当记者见到马宁时已经是晚上10点,他和两名同事陈文珂、张召建刚刚结束在淄博的招商引资工作,风尘仆仆。马宁一下飞机就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2020年6月,马宁调研孔隆乡乡镇卫生院。
记者:听说你和同事们刚来到昂仁县时“高反”很厉害,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马宁:对于初到高原的人来讲,雪域高原的风景虽然迷人,但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成了我巨大的挑战和最难的“关口”。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压低、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等现象,决定了昂仁是山东省对口援建的5个区县中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县。缺氧、失眠、头痛、心率快、流鼻血、腹泻和呕吐等高原反应伴随着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入藏后不久就瘦了一圈,头发也日渐稀疏,失眠更成为来藏区后最难适应的事,边吸氧边加班、工作到深夜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2020年5月,马宁(右一)参与日吾其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研。
记者:面临这么多困难,你是怎么在昂仁县开展工作的呢?
马宁:面对艰苦复杂的环境,始终坚定进藏初心、勇敢面对挑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援藏工作部署,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这个重大契机,充分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拿出像上甘岭和长津湖战役那样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拼劲和血性,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和生活困难。一方面利用一切时间加强学习,及时学习掌握藏区文化、援藏政策以及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为以后工作做好积极准备。同时,始终把自己作为藏区的一份子,坚决不搞特殊化和形式主义,怀着感情,带着真诚,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利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昂仁县的多数部门单位、学校医院、乡镇村居等;通过与县直部门、乡镇、农牧民群众推心置腹地促膝交谈、交往交流,了解他们的安危冷暖,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掌握了详细、真实的第一手家底资料,为科学谋划援藏援建项目,切实提升援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对于援藏工作,你有怎样的理解?又是怎么做的呢?
马宁:“务实、开拓、创新”是对援藏工作的最好注解,“真情、为民、奉献”则是我们援藏干部对昂仁县广大群众最深情的告白,当“淄博精神”与“老西藏精神”交汇的一瞬间,雪域高原上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之火,生生不息。昂仁县位于日喀则西偏北、雅鲁藏布江上游、岗底斯山脉中脊线上,一直以来均以农牧业为主要产业,面临着产业区位优势不佳、地方财政薄弱、产业结构升级慢,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等发展困境。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树立超前意识和“有解”思维,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地下基层、研实情、谋项目、抓机遇、促发展,始终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顽强韧劲,对实施的项目进行逐一分析研究、分解落实,为藏区发展贡献了“淄博速度”“淄博效率”“淄博力量”。
2019年10月,马宁(左三)参与秋窝乡蔬菜大棚调研。
记者:援建项目一直是淄博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你和同事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宁:援藏重在援基础。援藏项目建设是援藏工作的“牛鼻子”。为了帮助藏区农牧民尽快摆脱贫困,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我们始终把援藏项目建设,作为整个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审批调度会、专题研讨会、沟通协调会等专题会议,每周都坚持赴项目实地看情况、查进展、听汇报、谋思路,从手续办理到项目施工都进行严格把关,统筹抓好项目落地、项目开工、建设进度、项目效益的各个关键环节工作,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从城镇建设到产业培育,从民生改善到深化改革。2020年“十三五”规划的亚木乡小学运动场、日吾其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基建项目,从启动前期工作到项目审批最快仅用了13天,今年所有的基建类项目将在9月上旬全部完工。我们用实际行动跑出了淄博援藏工作的“加速度”。
记者:最初跟你相识是你带着昂仁的先心病孩子去淄博做手术,这项公益活动是怎么促成的?
马宁:援藏工作搭建的是心连心的桥梁,我们援藏干部要做传递爱的纽带。西藏地区高原缺氧,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省市,当地医疗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儿童先心病给农牧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此,在淄博市委市政府、昂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淄博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联合淄博市中心医院、扬子江制药集团,开展了“齐鲁爱‘心’行动”——贫困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对全县987名中小学生及部分教师进行了先心病筛查和健康体检。按照病情程度、手术急缓情况、患者家属治疗意愿等因素,筛选确定了首批8名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心病中小学生患者,进行免费治疗。这项活动,我们会一直开展下去。
2019年9月,马宁(左一)参与桑桑镇牦牛育肥基地调研。
记者:这8名先心病中小学生到淄博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马宁:为保障孩子顺利赴淄接受治疗,我与相关专家教授多次对接、反复商量,为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出行计划”,力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手术治疗。2019年11月22日,第一批8名先心病患儿及其家属来到离家数千公里的淄博市中心医院。凌晨3点到淄博后,在安排患儿及家属住院休息后,连夜联系省级医疗特聘专家和医院专家开展联合会诊,为孩子们确定了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我当时想,“藏区群众把‘心’和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给了我,我就是付出一切也得把孩子的病给看好”。术前,为了缓解孩子们就医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淄博、认识淄博、记住淄博,为他们精心挑选了小玩具,并带他们徜徉文昌湖畔,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同时,通过积极协调沟通,28名潘南小学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医院,为藏族儿童送来了课外书、本子和行李箱,与他们手拉手、心连心,用实际行动传达了爱心和祝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8名孩子顺利完成了全部手术。看着孩子们脸上那如格桑花绽放般的美好笑容,心里的担子终于落了地。在康复欢送仪式上,孩子们为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昂仁县中学教师次旺久美代表学生及家长作了感谢发言,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份浓浓谢意,再次将鲁藏深情系在一起。在那一刻,我感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援藏干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我将竭尽所能,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意把每一件工作都干到极致、干到群众的心坎上,用自己的拼搏努力换来藏区人民的生活幸福!
马宁最后说: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是精神。高原有它的恶劣与危险,也有它的美丽与魅力。当看到一张张热情洋溢又充满活力的笑容和面孔时,再多的苦和累都将烟消云散。这就是我们的援藏干部、这就是一生的援藏情。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王兵 韩凯 通讯员 陈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