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个别中小银行发生风险事件,引发市场关注。对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16日在线上通气会表示,当前中小银行经营稳健,总体风险可控,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完全能够保证客户资金需求。
银保监会农村银行部副主任洪小平表示,近年来,全国农村中小银行经营运行总体稳健,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上升,主要监管指标总体良好,尤其是存款基础稳定,流动性风险可控。
据他介绍,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中小银行法人机构数量达3920多家,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的比例超过85%。截至上半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1.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4288亿元。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银行资金来源总体充裕,整体流动性水平较为平稳。农村中小银行长期深耕农村市场,受益于网点和客户优势,资金来源有‘两高一低’的特点,存款在总负债的占比高,储蓄存款在各项存款的占比高,同业负债在总负债占比低,均显著好于银行业平均水平。”洪小平说。
洪小平表示,中小银行主要监管指标良好,但一些个别地区和个别机构,农村中小银行的资本确实存在缺口。
他坦言,在现有市场环境下,中小银行由于自身规模、评级等客观限制,与大型银行比,市场化的资本补充渠道相对受限。
近期,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印发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的工作方案》。洪小平对此表示,银保监会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支持鼓励中小银行更多地用好市场化工具补充资本,更多地夯实资本、多留存盈余,来增加内源性资本积累,并鼓励地方政府依法筹措政府性资金。同时,把补充资本跟优化公司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洪小平还在会上透露,有需求的省份正在起草完善本省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相关实施方案,银保监会将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指导配合工作。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也在通气会上表示,目前中小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各项经营指标在边际改善。个别机构风险较高但数量很少,不影响行业整体稳定。前期银行业治理乱象和影子银行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当前行业健康发展、稳健运行创造了很好的空间。
对于市场较为关注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问题,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刘荣介绍,政府专项债限额为2000亿元,支持18个地区的中小银行,由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具体方案,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始研究使用这笔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