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淄博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成绩显著,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为落实淄博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高质量发展“树标对标夺标”行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日前,市委组织部严格程序办法,组织选树了100名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即日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会同多家媒体对“担当作为好支书”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文/图 通讯员 徐勐 杨金辉 记者 任灵芝
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秀丽雅致的“德法”广场、如诗如画的公园、古香古色的长廊、整齐划一的楼房……走进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甘家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勾勒出这个幸福新村美丽动人的画卷。
“日子越过越红火,张华书记带领我们一起干!”问起甘家村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村民异口同声。
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早先甘家村是典型的传统农村,经济底子弱,村里破旧,2003年划进淄博高新区,虽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管理不善,村集体始终没有经济来源,村民的日子也不富裕。2009年7月,张华临危受命,就任甘家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服从和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是张华一直所遵循的。带领全村脱贫致富,不仅是个脑力活,需要深谋远虑和独到的眼光,同时更是个良心活,要公道节制,懂得换位思考,张华心里有杆秤,时时把握着两者间的平衡。
上任以来,张华始终保持着敢想敢干的劲头,创新思路、谋求发展,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居工作的“首要工程”。在张华的带领下,甘家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改善经济结构,建设了占地300亩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结构、构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以及观光休闲等创造了一处可观、可游、可憩的场所。而后,甘家村又注册成立淄博珉萌工贸有限公司,在原产业基础上,投资150余万元引进先进的纸箱生产线,拓宽经营范围,增加了纸箱制品的生产销售,并与新华医疗、好妯娌等多家单位签署了业务订单。为提升村民用水质量,2019年底甘家村里投资700余万元,在沂源县南鲁山镇胜家庄建设山泉水厂一处,今年6月22日设备正式调试运作。

张华(左)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让村民的生活美起来
“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住进老年公寓,一天费用才6元钱,要求子女每个月必须看望老人,同时交纳老人的生活费,不能代交。村里还免费为老年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出公交卡等,逢年过节或生日还发补助,这幸福生活美得很。”7月14日,入住甘家村老年公寓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老人们津津乐道的老年公寓是甘家村2011年投资1000余万元按高标准规划建设的,于2012年重阳节正式投入使用,老年公寓设有餐厅、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卫生室、义务理发室、康复中心,是淄博市两家五星级敬老院之一。
此外,村民的生活也是张华牵肠挂肚的“要紧事”,为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甘家村率先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成为淄博高新区第一家村级便民服务大厅;2013年建成了生态蔬菜园,村民吃上了新鲜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在桓台县果里镇凤鸣村承包70亩土地,养猪、养鸡,搞养殖产业,村民吃上了安全放心的猪肉和鸡蛋;安装净水系统,每名村民每月免费领取4桶饮用水;为村里的学生配备两辆校车,并联合社区学校为孩子们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免费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场所,切实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投资1000余万元建立幼儿园;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九九重阳节对特定人员予以补贴,村民年均生活费和节日补贴约4000元,60岁以上老人年人均发放各类补贴达6000元……
一项项惠民举措让村民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局面打开了,人心收拢了,乡亲们都对张华竖起了大拇指:“张书记就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引领者!”
让村民的思想强起来
“美丽乡村不仅要美在物质上,更应该美在精神上,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让乡亲们享受到发展成果。”张华告诉记者,甘家村通过打造主题公园的方式,将过去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寓教于乐、自觉接受等新方式进行转化,让群众在生活、娱乐和休闲中受到法治道德熏陶、接受法治道德教育,真正让法治融入群众生活、进驻群众心里。
张华所说的“主题公园”是投资800余万元分别建设的法、德文化和韶华公园3处主题公园。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投资200余万元,是淄博市第一家综合性法治文化基地,建设了“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大道”“法治文化街衢”等景观,大力弘扬“崇法”“尚德”“向善”“敬老”的法治文化和传统文化,成为远近闻名的法治教育文化品牌,向外界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风貌。道德文化主题公园投资200余万元,以中华传统建筑及雕塑、石刻、木艺等形式,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规范。分德治文化长廊、德治文化地雕、雷锋雕塑、“德”雕塑、淄博地域文化柱等一系列景观节点,为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甘家,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为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意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德治文化公园东侧,甘家村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15余亩专属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华公园,整个公园分为“领袖嘱托区”“少年英模区”“中华英模区”“红色精神区”“国学文萃区”“传统文化区”等十个主题区域,极大地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了红色基因。
一个只有400多户的村庄建有3处主题公园,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甘家村还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修建了文化广场、老年门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室、塑胶跑道,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专门组建了文体团队,每逢重大节日都会组织文艺演出,并开展各项体育比赛项目,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
村书记是富民强村路上的“领头雁”,甘家村在张华的带领下,先后荣获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无邪教村”“省级文明村”“山东省生态文明村”“省级优秀交通安全村”“淄博市理论宣教基地”、淄博市“时代先锋”单位、市“时代先锋基层党组织”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