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
日期:7月14日
从成都进藏的第12天,今天是帐篷医疗队联合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昂仁县义诊的一天,淄博市第九批援建工作组给我们联系了海拔相对低一点的日吾其乡作为义诊点。路上要翻过一个海拔4900多米的垭口,我们所有人都变得脸色煞白、嘴唇发紫。这里要感谢我们王队长的细心周到,在车里给我们准备了氧气瓶,多名队员在感觉缺氧后及时吸了氧。在翻过山顶后海拔迅速下降,中间经过了雅鲁藏布江段,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波涛翻滚的雅鲁藏布江,我们的心都快到了嗓子眼。好在一路平安,我们顺利到达日吾其乡。
我们根据各自的分工先布置义诊现场,设备安装到位。到了这里,我们才知道医疗资源能匮乏到如此程度——全乡竟然连一个正式的外科医生都没有,也没有正式的儿科,妇女儿童得了小病只能忍着,得了大病就要去昂仁或日喀则看病。
乡长介绍说,由于藏族特有的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过多,缺乏蔬菜和水果,卫生习惯也差,所以这边的地方病如大骨病、包虫病特别多,高血压、高血脂也很普遍。由于高原含氧量低,儿童先心病发生率也很高。我觉得我们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不一会,就诊的老百姓已经排起来长长的队伍。照片里坐在妈妈腿上的这个小男孩3岁了,红扑扑的脸、大大的眼睛,看起来是那么的天真可爱。我对他进行了查体,因为语言不通,还需要当地卫生院的医生当翻译。通过查体,发现他有典型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我向小男孩的母亲交代了注意事项和需要补维生素D的量,母子两个人高兴地走了。这只是我看的一个普通的患儿,我想通过我良好的服务和精湛的医术向藏族同胞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大家不辞辛苦,忍受着高原反应,先后对100余名当地群众进行了诊治。可能是今天义诊跟病人沟通说话多的缘故,我的“高反”特别严重,头痛,胸闷比往常重的多,就连乡长都连连伸出大拇指对我们表示敬佩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