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穿越6省区,行程4000多公里,在海拔4280米的昂仁县日吾其乡开展义诊活动,在淄博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和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帮助下,鲁中晨报帐篷医疗队走进雪域高原,创造了新的历史。在7月14日的义诊中,无论是鲁中晨报帐篷医疗队,还是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他们都成了淄博在医疗领域支援昂仁的表率。通过义诊,我们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群众对医疗资源的渴望,这种渴望将成为我们日后工作新的动力和目标。
新的里程 新的高度
7月14日上午,义诊的车队翻越多个垭口,来到了昂仁县日吾其乡。此时,早上的寒气已经被太阳赶跑,日吾其乡的大街小巷上开始热闹起来。7月13日,日吾其乡政府已经向全乡群众发布了淄博医疗专家来义诊的消息。
此次义诊活动得到了淄博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和日吾其乡的大力支持,援藏干部陈少勇、魏念军、蔡志坡,还有淄博老乡、昂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志伟全程协助,日吾其乡党委书记杨继光亲切看望了医疗队和采访团成员。
当天的义诊活动共有6名医生参加,他们的专业涵盖了骨科、产科、超声科、精神卫生科等领域,都是所在医院的业务骨干。当天上午10点左右,医疗队的帐篷刚撑起来,就开始有当地群众过来询问。没等桌椅板凳摆放好,几名医生就开始问诊了。
“您遇到的问题属于骨科问题,请去那边找陈大夫咨询。”面对一名藏族群众关于膝关节疼痛的询问,淄博市中心医院产科医生张飞跃指了指旁边的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让对方咨询专业对口的医生。当桌椅板凳摆放好的时候,医疗队的帐篷下已经聚集了20多名前来问诊的群众。
这场高原义诊就这样热闹开场了。
鲁中晨报帐篷医疗队的诞生源自“古村寻踪”这个栏目,记者在山区采访时发现,不少村子住着的都是留守老人,由于交通不便,他们难以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为此,鲁中晨报开始不定期地邀请各大医院的专家深入偏远山区,为当地村民送去优质医疗资源。2019年7月,新华制药与鲁中晨报正式发起成立了帐篷医疗队,为缺乏医疗条件的村民送去关爱,打通偏远山区村民就医最后一公里。
从偏远山区到雪域高原,帐篷医疗队在创造了新的里程和高度的同时,始终坚守初衷。这种坚守的背后,有许多外人不了解的付出。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前来问诊的群众很多,一名老人正在静静地等候。
咬紧牙关 高原义诊
一来到海拔4380米的昂仁县城,潍淄骨科医院院长张岩亮就遭遇了较严重的高原反应——在7月12日赶往昂仁县的路上,他就因为严重缺氧不得不在车上吸氧;7月12日晚上,张岩亮被高原反应带来的烦躁、呼吸困难、失眠折磨得几乎整夜没睡。
为了7月14日的义诊活动,在7月13日对接了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并参观完昂仁县人民医院后,张岩亮就躲在宾馆房间里不敢出门了,他说:“千里迢迢来到昂仁,明天的义诊可是关键一战,这是我们来这里的最终目的。我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饱受“高反”折磨的岂止是张岩亮一人,已经来到昂仁县两个多月的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几乎所有的队员都在靠安眠药维持睡眠。还有的队员因“高反”引起消化不良,奥美拉唑成了每天必吃的药物。
参加当天义诊的,除了潍淄骨科医院的3名医务人员外,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2名队员也加入了义诊的行列,他们分别是淄博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医生原新朋、淄博市中心医院产科医生张飞跃。此外,近日山东省卫健委组织精神卫生专家到西藏日喀则市开展带教培训工作,其中有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卫生专家路庆忠。在得知义诊的消息后,路庆忠也主动加入到了义诊的行列。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来自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原新朋大夫正在给患者测量血压。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来自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张飞跃大夫正在给一名患者诊治。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一名出生仅3个月的幼儿,因腹泻前来问诊。来自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张飞跃大夫正在测试孩子的肢体力量。
义诊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正在日吾其乡检查工作的昂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尼玛平措向医务工作者和采访团成员敬献了哈达。因为有些年纪较大的藏族群众不会汉语,几名看完病的年轻藏族群众主动留下来当翻译。昂仁县政府的公车司机也充当起了翻译。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淄博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正在通过翻译向前来问诊的藏族同胞询问病情。
提升服务 值得思考
淄博市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说,通过这次义诊,他发现日吾其乡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特别多,他怀疑这与当地冬季时间长、气温低有关。
在义诊中,一名年长的藏族群众通过“翻译”告诉陈百山:自己的两个膝盖经常疼痛,她一直不知道得了什么病。陈百山让对方撸起裤腿、脱了鞋子,他仔细观察了一番,重点看了膝关节,初步确诊对方患有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你的骨性关节炎已经引起了双膝内翻。”陈百山说,对于这种病人,根治的办法是膝关节置换手术,但考虑到这里条件有限,只能先建议对方通过药物控制。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淄博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正在给一名前来问诊的藏族同胞诊治,这名老人通过旁边的翻译了解自己的病情。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淄博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正在看一名前来问诊的藏族老人的CT片。这名老人腿部受伤后留下了后遗症。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虽然有翻译,但淄博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依然忍不住想通过手势向前来问诊的藏族同胞询问病情。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淄博潍淄骨科医院的张岩亮院长正在给一名膝关节疼痛的藏族同胞诊断。
随后,一名患者拿着CT片子找到张岩亮院长看病。张岩亮仔细看了看对方的片子,是陈旧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一年前摔伤过,当时没有做手术,而是选择了保守治疗。对于这种情况,张岩亮还是建议对方尽快做手术。
“这次的义诊也让我们发现,很多当地群众缺乏医疗常识,比如有一名骑摩托车摔伤的患者,事故导致脚踝骨折,他自己没怎么当回事,如果当时马上进行关节固定的话很快就能好,结果拖到现在,骨折已经造成了畸形愈合,影响到了走路。同时,当地群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是十分迫切。”陈百山说,针对义诊中发现的问题,他也在和同事思索——如何把义诊从侧重诊断向侧重治疗转变?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一名藏族老人费力地脱下腿上套着的一层层保暖物,以便让大夫检查。虽已是夏季,很多老人依然穿着厚厚的衣物。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一名藏族老人膝关节处的伤疤让大夫们也感到触目惊心。藏区老人膝关节疼痛时,都用火炙烤患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伤疤。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许多婴幼儿也出现骨骼疾病,被父母抱着前来问诊。
7月14日上午,日吾其乡乡政府院内的义诊现场,许多婴幼儿也出现骨骼疾病,被父母抱着前来问诊。淄博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通过让孩子行走,来判断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次的义诊带给我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今后如何给昂仁县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会好好考虑考虑。”陈百山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王兵 韩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