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
日期:7月13日
从成都进藏的第11天,我们团队昨晚顺利到达目的地——昂仁,这也是我们的援藏“战友”守护的地方,因县城的海拔在4300多米,我们队员都或轻或重地出现了“高反”。我个人感觉还行,就是不能走快,一走快了就会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
今天上午,我们医疗队去昂仁县人民医院看望了淄博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团队。通过交流才知道了援藏医生的辛酸——昂仁县海拔高、气压低、环境恶劣,几乎每年只有6月到9月才能见到绿色植物,这3个月也就是一年中氧气含量相对高的时候。我们的援藏“战友”几乎每个人都要用药来维持身体的基本状态。其中,援藏医疗队王队长每天要吃13种药物才能稳住血压。刚来昂仁3个月的他,体重减轻了20多斤。对于每一名援藏医疗队队员来说,最头痛的是每天的睡眠,部分队员只能靠吃安眠药度过每一个夜晚。
7月13日,帐篷医疗队探访昂仁县人民医院。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援藏3个月的时间里,医疗队开创了昂仁县医疗史上的多个第一:首例全身麻醉和腹腔镜胆囊手术、首例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手术、首例复杂人流手术、首例心脏彩超等。他们更是从管理角度、人文角度为昂仁的医疗事业“精准把脉”,“淄博标准”和“淄博经验”在昂仁县人民医院生根发芽,不仅助力了昂仁县人民医院外科团队的进步,更带动了全院医疗服务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
西藏,蓝天白云、雪山湖泊,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但在荒凉的“生命禁区”,有一群温暖的人,高原稀薄的空气、无情的风沙、高强度的紫外线没有让他们放慢脚步。岁月留痕,这支专业的医疗队伍正在让昂仁经历实实在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