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东省优秀兵支书、淄博市乡村之星、全国文明村淄川区双杨镇月庄村党委书记高名生
7月6日,小暑。早上4点不到,高名生就来到月庄建材市场转转。看看卫生,了解一下经营户的需求,忙时还搭把手,帮助建材户装卸货物。“这可是村里收入的主要来源,只要安住了业户的心,市场经营就会稳定。”高名生说。
月庄村地处205国道的旁边,又是连接淄川城到市中心的要道。早在八十年代初,富有眼光的月庄人就在路旁设摊布点,专营建材产品。淄博产的、佛山造的、福建出的,各类建筑陶瓷样样都有,辐射面是越来越广。“1979年我离开家乡去当兵,1983年回来时,家乡的建材市场规模是越来越大了。我也在这里申请干起了个体户,并买来大货车跑运输。”高名生说。1990年,高名生被镇组织选中,到镇鑫源装饰建筑陶瓷公司担任总经理,期间加入党组织。2001年调回村里担任清欠办主任,2004年当选为村党总支部委员,2007年连选连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党委书记。月庄村也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高名生被评为淄博市乡村之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今年6月23日,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厅表彰为“优秀兵支书”,成为淄博市唯一入选者。
产业兴则村庄兴
月庄建材市场是月庄村集体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村民重要的致富平台。在2005年以前,市场范围小,管理松懈。虽然村里工作头绪很多,但高名生以军人能拼敢胜的热血赤诚靠上抓,进行市场整顿。组建市场管理办公室,以令行禁止的强大执行力,鼓舞起公平、正义和诚信的市场新风。
原来各商户的土地使用费,每年都交不齐,以各种理由拖欠。他首先从收缴土地使用费入手,组织人员重新丈量门头房和各类被占用的集体土地的实际面积,制定交费细则和奖惩办法,公示以后限期交费。一碗水端平得人心,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所有的土地使用费全部交齐,就连以前拖欠的费用也追交完毕。
大力弘扬公平诚信、文明经商的正能量,根治各种各样重利轻义的市场歪风。高名生同市场管理办公室一道制定“文明经商实施细则”、开展评选“文明户”、“诚信户”“党员示范户”活动,倡导诚信、文明的义利观,弘扬好行风,打击坏现象。有一家商户把瓷砖垛到门外道上,一外地货车不小心碰倒了,这一家又是扣车,又是威吓,索要万元赔偿。高名生了解情况后,立即现场处置,给外地客户撑了腰。这件事影响很大。车主感激,外地客商感觉有了依靠,有理可讲,其他商户也极大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每次工程实施,他都亲临现场。2008年春,在一次市场拓展工程中,他踩到一块翘起的架板,重重地伤了左腿膝盖半月板。家人和同事劝他先养伤,他说:“当战士轻伤都不下火线,何况村民信任咱,就得挑起这副担子,全力以赴。”他拖着裹石膏的伤腿,拄着双拐,坚持工作。由于没有休养,耽误治疗,虽然一年多后扔了双拐,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到现在左腿血流不畅,肌肉萎缩,还时时隐痛。
道德建设久久为功
高名生军人的赤诚和坦荡阳光的心态,感化、凝聚了村两委班子和所有为村集体奋斗的工作人员。这个班子已连选连任十几年,两委成员都是群众信任又富有管理经验的好同志,他以心相交,成为干事创业的好伙伴。他把心交给集体,党员和群众也报以全力的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强大的正能量。现已建成住宅楼75幢,二层楼22排,家家户户搬进了新楼房。
高名生说,文化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软实力,缺了就得软骨病!好比部队士气一样,精神面貌出问题,就要打败仗。
他结合村里的传统文明,坚持不懈的搞新农村文明建设。“月庄村不大,但是明清时期曾出了十个进士,两个朝廷高官。现在市里的党风廉政教育和区里的村风教育,都以我们村作为优秀典型教材。我们像在部队搞军史教育一样搞村史教育,搞了村史馆,把村风村训刻在40多吨的巨型卧碑上,立在村中大路旁。”高名生说。全体村民制定了各自的家风家训,和新文明公约一起编印成书,每户一本。
月庄村的文明建设、四德建设与好村风、好家风得以弘扬并一路向好,越来越好。2017年6月24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淄博召开,月庄村作为参观考察的第一站,受到了高度评价。“这根本就不像一个村庄,简直就是一座小城市嘛。”来自海南省的莫襄阳说。
闫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