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刘新刚,好样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脚踏泥淖之中,淡淡清香宁静
雨打残荷且听,风吹涟漪不动
相信雨后彩虹,失败之后是赢
品尝苦难人生,志坚获得新生
数尺之躯,有些许病痛,道路因此坎坷崎岖;方寸之心,有无穷力量,天地因此宽广无边!
在坊子经济发展区,有一位特殊的“艺术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忍受身体病痛,用自己坚强倔强的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完成了几百幅作品。
勾、勒、点、擦,动作娴熟完整,眼神专注,一丝不苟……7月3日,我们来到坊子经济发展区刘新刚家,他正在赶做一副烙画,只见电烙笔在椴木板上来回穿梭移动,不一会,这幅烙画便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看着他熟练的手法,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接触烙画才一年多的新手。刘新刚2019年才正式开始做烙画,没有老师、没有基础,全靠他自己下功夫琢磨,一年时间电烙笔都换了三根。依靠自己的“愚公”劲头,终于摸索出了烙画的技巧。现在大大小小有了百余幅作品,基本上两三天就能出一幅。
今年45岁的刘新刚是经济发展区马司社区马司四村村民,15岁的时候因意外导致椎间盘突出,1996年查出了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但因为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他一边吃着止疼药,一边上班工作。随着关节逐渐钙化,下半身体不断变僵硬,导致双腿机能丧失, 7月2日,在医院做完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后回到家中,就立即拿起自己的工具忙活起来。
在做烙画之前,刘新刚曾有过十余年用易拉罐制作书画工艺品的经历。刘新刚听朋友说外面有在销售易拉罐做的小工艺品,他觉着自己也可以试试,一方面补贴家用,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打发时间。于是便找来材料,尝试着做成烟灰缸、小花篮等小物件,成品出来之后他就意识到这种技术门槛比较低的小件价值不大,苦心思索之下他决定用易拉罐来做书画。
想的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刘新刚完全是自己摸索,走了很多弯路,实验了无数遍才做出一个像样的字来。他至今清晰的记着自己的第一幅书法,那是《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短短60余字,他从2006年春节一直做到了当年的中秋节。没有任何书法和绘画功底,刘新刚就用“笨办法”,将易拉罐一点点的剪开、清洗、压平、拓印、描边、立体勾勒、裁剪、粘贴、镶嵌、框裱,经过十余道工序,一幅作品才最终完成。由于脊柱不能打弯,这些工作都是他斜靠在床上或站在工作案前完成,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在刘新刚家里,悬挂着几幅“易拉罐书画”,其中一幅《满江红》长约1.6米,宽约0.8米,字体如银钩铁划,让人凭生一股豪气。刘新刚几百幅作品里,最受欢迎的就是《沁园春·雪》和《满江红》,前前后后做了几十幅。像这样的一幅画,基本上得一个多月才能完成,要用100多个易拉罐,因为工序十分复杂,他现在的身体条件已经很难完成了。
现在烙画成了他的新目标。刘新刚的作品在朋友圈里已小有名气,成为了当地的“艺术家”,家中不时有朋友带人来看画买画。
刘新刚说,当地政府给他和母亲落实了低保,享受了相关扶贫政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用自己的手艺生活的更好,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更多更优异的作品。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4029国家补贴,竟变“摇钱树”?!央视起底
- 23778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地磁活动仍
- 32857王毅会见越南外长裴青山
- 42477中石化回应一女子举报高管骗婚:涉事人
- 52013普京签署总统令 扩大俄武装力量人员数
- 61674朝鲜国防省:侵犯朝鲜太空资产将被视为
- 71587广西通报“执法人员与摊贩冲突”:夺刀
- 81331 国家卫健委:儿科门诊可增开午间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