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潍淄骨科医院院长陈百山
日期:7月6日
从成都进藏的第四天,昨天我们到达然乌镇——入藏以来休整海拔最高的地方。有几名队员昨晚睡觉时出现胸闷、失眠等不适症状,这就是“高原性失眠症”。
所谓“高原性失眠症”,是指发生于海拔升高至某种高度时引起的急性失眠,常伴有头痛、胸闷、疲倦、食欲减退等症状。一般海拔升高至2000米以上即可出现,典型症状常见于登高后72小时以内,与高海拔缺氧导致的睡眠期间呼吸紊乱有直接关系。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失眠症状可进行性加重,但若在同一高度环境停留一段时间后,随着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大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可有所减轻,等重新回到低海拔环境时,失眠症状可完全缓解。建议在高海拔地区睡眠时,尽量垫高头部,平时锻炼“腹式呼吸”模式,能缓解“高反”症状。
有队员开玩笑说:到了西藏,海拔的时高时低,让人就像得了精神病一样,一会精神,一会迷糊,一会兴奋,一会压抑。总体而言,这次高海拔休整,全体队员的“高反”情况还比较乐观。
从然乌出发时,我们顺路捎上了一名67岁的老人。攀谈中得知,老人有心脏病史,还很严重。他给我们提供的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并且狭窄程度都在80%以上。我们还是建议老人家尽快找心内科专家就医、治疗,不要再去高海拔地区游玩。
送下老人后,我们原本打算直奔墨脱,但获悉去墨脱的路今天只能出、不能进,我们只能在波密短暂休整,明天奔赴“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看看曾经的“人间绝境”那里的医疗条件到底咋样?请期待我明天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