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今年孩子高考,你送不送啊?”7月3日,看到儿子宋雨桐将准考证发到自家的微信群里,老宋的爱人就将电话打了过来。
老宋叫宋儒滨,是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张店供电中心马尚供电所员工,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作为父亲本应全程陪同,可实际情况让老宋有些为难,因为今年的高考对他和儿子都很重要。
儿子性格偏内向,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原本不愿意说话的孩子变得更沉默了,老宋心里很清楚孩子将准考证发到自家群里的目的。老宋在制定今年的高考方案时,所长就找他商量,说高考时放他假,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将保电方案做好。
原来,自淄博实验中学建校以来,每年的高考保电工作老宋从未缺席,从29岁到今年的47岁已有18个年头。他对学校的设备了如指掌,而且在2012年的时候,他发现每年将发电车接入低压柜的联络开关,拆了装、装了拆容易造成螺丝松动,在发电车电源接入时就会出现压接不紧从而影响供电可靠性,为此,他提出了安装单独电源箱,将低压进线电源引到电源箱负荷测,每年发电车的电缆只压接在电源测,这样既方便又可靠。
2018年实验中学扩建时,他参与学校配电室全过程施工,在设计时他又提出学校两台1000千伏安箱变和新建开闭所的双变电站双电源供电模式,不管哪个配电室的进线电源出现问题,都可以通过自投装置切换成另一条电源供电。高考期间,箱变和开闭所又各加一台发电车作为备用电源,这样学校就有了主电源、备用电源、应急电源的“三重保险”。今年的保电对老宋来说意义重大,他想和儿子一起备战“高考”,用实际行动为儿子做表率。
3日晚上,老宋开车到淄博五中接儿子回家,一路上见儿子阴着脸不说话,老宋便试着说,“今天我们去淄博实验中学进行配电设备检查,老师说今年实验中学有2850名学生在那里考试?”
见儿子没有搭话,他接着说,“儿子,今年对咱俩来说都特别重要,我想和你一起参加高考,不想错失和你一起成长的机会。”听到父亲这样说,儿子思索了一下突然说,“对啊,如果您在学校保电也算是高考的话,那我们都是考生了,而且这个机会一生只有一次。”
其实,儿子将准考证发到群里,父亲没回复,他就已经知道了父亲不能送他考试,早就报名跟学校的车了,只是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感觉父亲考虑工作比考虑自己要多。不过听了父亲的话,他感觉很有道理,这对他俩来说真的是一生都难得的机会。
“我虽然不能送儿子,但我们都是在考场内‘战斗’。儿子已经和我约好了,相互加油鼓励,比一比看谁考的更好,看谁做的更优秀。”宋儒滨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 通讯员 王凌云)
日前,宋儒滨(左)和同事到学校检查用电设施、线路情况。
宋儒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