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元迪 梁红国 通讯员 韩峰 亓伟 临沂报道
受伤第二天,法官曹雪峰头顶纱布坚持开庭
6月29日上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兰山法庭见到曹雪峰时,他正开庭审理一个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休庭期间,还耐心地为来咨询的当事人答疑解惑。在忙碌却又有条不紊的节奏中,一上午不知不觉地过去,没顾上喝水的曹雪峰声音听起来有些喑哑。
脑袋摔伤缝10针 第二天顶着纱布照常上班
6月4日晚,兰山法院知识产权团队员额法官曹雪峰意外摔伤,头部缝了10针。事出突然,考虑到第二天庭审案件的原被告律师都是提前多天订了机票,从广东、深圳大老远的地方飞到临沂开庭,延期可能给对方造成麻烦。第二天一早,曹雪峰顶着纱布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受伤之前的曹雪峰
“5日早上,我们在办公室看到他头上包着的纱布吓了一跳。”法官助理高兴娇对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据她回忆,那天审理的是一起著作权侵权案,案情较为复杂,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多,在庭上辩论很久,整个庭审过程持续了3个多小时。满头缠上纱布,开庭有些许不适。但曹雪峰依然坚持着,认真细致地主持案件审理,并在指导法官助理拟完判决书后才回去休息。
“人都说轻伤不下火线嘛,我们庭案件较多,我的案子当事人又多数都是外地的,疫情期间能调整出来时间开庭不容易,所以尽量别给耽搁了。”被问及受伤了怎么还坚持工作时,曹雪峰笑着说。
受伤期间每天开五六个庭 被戏称“拼命三郎”
认真负责是身边同事对曹雪峰的一致印象。
曹雪峰指导助理拟文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产权案件、环境资源案件数量激增。兰山法院先后在兰山法庭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庭、兰山法院环境资源法庭,组建专业审判团队,批量化处理该类案件。曹雪峰法官工作室恰是负责该类案件审理的团队,团队组合采取“1+1+1+1”模式,将知产案件和环境保护案件 “三合一”归口审理。
“我们开庭通常都是批量进行,有时一上午就审理30余个案件。曹法官受伤期间,我们每天还开五六个庭。”书记员宁鑫说。今年上半年,曹雪峰团队共收案548件,审结案件434件,接收比84.27%,结案率79.2%。
“这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分工明确、协同作战,在化解纠纷方面各司其职、各显神通,自然事半功倍。”曹雪峰说。
曹雪峰法官工作室成员们合影
精准普法解群众疑惑 法治护航促商城发展
曹雪峰法官工作室总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普法宣传。知产类案件的当事人多是小微企业和经营商户。曹雪峰总是在审理案件之余,告诉他们商标侵权以后案件处理的基本规则,帮助他们树立产权保护意识,并对法律保持敬畏之心。
“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一般老百姓缺乏相关知识,通常在无意识情况下侵害了他人权益,遇到问题后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曹雪峰说,最近处理的“大嘴猴”商标侵权案比较典型,一些店铺售卖有 “大嘴猴”"图案的产品,却不知道它来源于美国一个服装品牌,侵犯了商标权。
案件审理期间,曹雪峰法官工作室的办公电话几乎被打爆。老百姓表示不理解,说“遇着敲诈勒索了,一个小图案就要赔偿几万块钱。”
法官助理也帮着逐一耐心解答,最终都顺利解决。
类似上述代表性的特殊案例,曹雪峰法官工作室都会随时总结,及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我们想让老百姓时刻崩紧这根弦,避免陷入此类纠纷,即便这次被起诉了也要吸取教训不再出错;同时,让外地的当事人相信当地法院不搞地方保护主义,绝对会公平公正的处理案件。”
为给代理律师提供便捷的服务,曹雪峰法官工作室专门成立一个律师微信群——兰山法院知产庭律师交流群,该群已有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律师70多人。除了在群里发送立案规则、开庭安排等信息,曹雪峰还时常针对知产类争议问题引导律师们进行讨论,大家常常侃劲十足。
兰山法院知产庭律师交流群截图
“曹雪峰法官从2019年来兰山法庭工作,审慎负责,勇挑重担,审理了大批复杂疑难案件。他在妥善审结案件的同时,十分注重以案释法,将普法宣传浸润到百姓心田,从而引导商户规范经营活动,为优化兰山区营商环境打下了良好的法治基础。”兰山法庭庭长林令强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