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鲁地的行走②;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2020-07-01 17:02:33 来源: 网易山东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天,晚唐诗人杜牧在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从不屑于苟且偷生。公元前202年,刘邦带兵追击东归的项羽,张良用计使项羽的军队陷入十面埋伏,一夜之间,西楚霸王的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二十八骑。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长江边上乌江浦)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愧对先人,最后在“四面楚歌”声里,霸王别姬,在乌江之畔自刎而死。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一点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西楚霸王项羽,同作为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性格何其相似也!刘强东在美国遭遇“仙人跳”后,无颜见奶茶妹妹,卸下京东董事长的职务,从此淡出江湖。

       腥风血雨的江湖从此无此人,却始终会有他的传说。2222年前的项羽如此,2222年后的刘强东同如此。固然两人的所做所为大相径庭,一位是宁为玉碎,一个是只为瓦全。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清朝广东顺德一代才女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独立的人格和完美的理想,是古代贵族精神的充分体现。窃以为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文当推屈原,武非项羽莫属。随着屈原与项羽故人已逝,古代贵族精神也化作历史的一声叹息。

       难怪电视剧《芈月传》风靡一时之际,复旦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文忠先生考证,屈原和项羽,原都姓“芈”姓。原来两人虽然隔着秦国一个朝代,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诸位鲁地(一语双关)的看官,您能想到历史深处的西楚霸王,竟然和八百里水泊仅遗存的一处水域—东平湖畔,何以共枕河山,休戚与共吗!

       那为什么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后,又不远千里之遥,葬于东平湖畔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西楚霸王项羽墓,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古谷城南,大王山西大王峪内。霸王墓西临东平湖,南有汶水之波,北有铧山之秀,附近还有郎溪河,东流泉,黄石山,于林(于阁老墓)等名胜古迹,三面群山环抱,景色优美。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当地群众习惯称项羽墓为“霸王墓”或“霸王坟”,原占地60余亩,土冢高10余米,直径300余米,前有神道,冢旁有高大汉柏树和杨树等数十株,并有名人凭吊项羽碑记数方。后人习惯把临近他墓葬的山称为大王山,山峪称作大王峪。五六十年代在项羽墓旁取土时,发现古代使用过的灶坑数十个。墓北为苹果园,当地村民在浇灌时漏出一孔穴,水尽流其中,不知大小。每逢节日,当地老百姓自发前来拜祭项王墓。1965年,霸王墓堆土、墓碑尚存。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被毁,坟被铲平。现仅存旧址和残碑。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今墓前有清代宋思仁所刊残碑一方,上曰:“楚霸□□。一剑亡秦力拔山,重瞳千载孰能攀。风蕉鹿行人憾,汉寝于今草亦斑。……王之墓有二,一在和州之乌江,至和时,见古木苍欝,庙寰□□,郡民祈福者日踵接焉。余以感王之英雄盖世,宜于威灵苏濯也。戊申之春,余来守汶阳,过谷城,见村碑苔藓,古冢□□。询诸土人,亦为□王墓。凄风瑟瑟,曾舞而过……”。字体行楷阴刻,颇有宋代瘦金体风韵。墓东有项羽旧部李将军墓及碑。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相传李将军为项羽手下大将,坚守鲁城,后为主殉节,又把李将军安葬在项羽墓旁。

       霸王出生于公元前232年,自刎时公元前202年,正当而立之年。虞姬当年也是青春无敌,楚楚动人之时。一对金童玉女,从此香消玉殒,可惜了。

       西楚霸王项羽,名籍,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身长八尺,力能扛鼎,胆气过人。见秦始皇巡游的盛况,喊出“彼可取而代之也”的豪言壮语。24岁随季父项梁起兵,不避强敌,带领义军向秦都咸阳进攻。一路上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火烧秦宫殿,杀死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分封诸侯后还归楚地。从此,又开始与刘邦争雄,经过数年争战,曾打的刘邦抛子而逃,俘获刘邦的老父与妻子,但终因不能广纳贤才,顺应民心,而一意孤行,持力频战,终至在四面楚歌声中别姬自刎。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战前刘邦早有悬赏,凡得项羽尸体者,就把项羽的封地奖赏给谁。于是刘邦将领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对上。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奖赏给五人。

       项羽死后,其三千子弟兵中的李将军尚且不知,仍在谷城与汉军作战。刘邦为招降李将军,派人把项羽之首送往谷城,明示项羽已死,令其投降。谈判中,刘邦答应在华山之阳,厚葬项羽之头。李将军率众降,葬项羽头后,李将军也自刎于墓前。碑文载“有李将军从王死,实附葬焉”。

       也就是说,项羽生前受封于鲁地 ,而鲁地是礼仪之邦,就算项羽兵败身亡、天下易主,鲁地的士人们依旧承认项羽是他们的国主,而刘邦则是弑主之凶,无论如何都不愿投降,这才久攻不下。

       刘邦没有办法,于是命令将昔日战友的头颅送过来,告诉守城的项羽部下李将军,你看看你领导都死了,你还拼什么命啊!李将军识得项王面容,于是也拔剑自刎,殉主而去。守城也不攻自破。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关于项羽墓,《史记》、《资治通鉴》、《水经注》、《括地志》、《皇鉴》等史书均认为其所葬地谷城,即今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秦二世元年(公元209年),项羽与其叔父项梁在吴中反秦,并率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大败秦主力章邯于古东阿谷城,占据此地及鲁西南一带,直至项羽乌江自刎,此地仍为其亲近部将所守。

       《东阿县志》云:楚霸王墓在县城南(古东阿县),即现在旧县三村。又据《史记》记述:自项羽与其叔父项梁因杀人避于吴中(即今江苏苏州)后,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反秦,并率兵北上征战于苏北、鲁南一带,后,项羽曾败章邯于古阿,此后,东阿一带便成了项羽的根据地,项梁死后,其余部都归项羽所领,楚怀王封其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其封地即今鲁西南一带,因此其亲近部卒多驻扎在鲁西南一带,李将军便是其中之心腹,其所属兵将及当地青壮年可能是史记所说的“鲁父兄”。刘邦大军来攻,“鲁父兄”不降,久攻不下,刘邦便命部下把项羽头拿来看,李将军无奈便降死。刘邦以金缕玉衣及王礼厚葬项王。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除去山东东平西楚霸王墓(首级冢)以外,全国另外还有两处“霸王墓”。

       一处在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凤凰山,附近还有虞姬坟。传说项王自刎后葬于此,又因是葬了项羽的“分裂之余”,即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墓成后有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唐会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写《项王亭赋并序》,南唐文学家徐铉撰写《项王亭碑》,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命名乌江项羽庙为“英惠庙”,历代屡经修葺扩建。所见项羽陵墓呈椭圆形,砌以青石。墓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墓前有明万历和州知州谭之风“题西楚霸王之墓”碑。唐宋时有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等也曾于此处凭吊题诗。

       还有一处在山东省曲阜市五泉庄,俗称“霸王坟”,位于曲阜西周鲁国故城东北角之东附近。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在鲁城东里许,俗称为霸王冢,”也就是当地传说的“古城大冢”。乾隆27年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汾编纂的《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当地也有霸王故事的传说,也有个别名人记诗,如清代颜光猷《赞霸王坟》诗:“四面楚歌霸业移,乌江战败有谁知,鲁人尚自终臣节,闭户弦诵拒汉师”。

       至于安徽和县和山东曲阜的“霸王墓”、“霸王冢”,与当时项羽自刎乌江、鲁城(曲阜)难下有关,已有先人指出其两墓地为项羽“衣冠冢”,则非为项羽真实墓葬。这是后人为纪念或据传说故事臆会而空穴来坟。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一句话,历代记载颇多,皆一致认定“谷城”为西楚霸王墓(首级冢)所在地!而由于历史变迁,谷城又分别隶属于过阳谷,东阿,平阴,抑或郓州!但是,历史上的谷城,皆指现在的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即西楚霸王墓所在地。

       东平西楚霸王墓,历代文人骚客及地方官员也多有前来凭吊者,如南北朝时庾有吾、宋王尔梅、明赵邦彦、清顾炎武等,其中明代诗人张方处有《项王墓诗》二首,其一为:“百二秦关王气孤,八千横扫仗昆吾。山围铧领荒坟在,水绕清溪故国无。花草千年迷往事,精灵异代想图雄。李君节义邱山重,春史无名问老夫”。清代进士德清人俞樾在《项王墓》诗中亦有“已置头颅生赠客,还留魂魄战死神”之句。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每至清明时节,乡人亦聚此拜祭。项羽势位虽短,但“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故事也历代流传。“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故事被中外文人谱写成《霸王别姬》千古绝唱。

       遥想当年二十多岁的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一路过关斩将,将五侯而灭秦,遂成霸业。而后分封诸王,自称“西楚霸王”。若论武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不世出的战神级别的军事奇才,鲜有败绩。司马迁将项羽列入《史记·本纪》中记载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以成败论英雄,即使项羽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但他仍然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的对象。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睹物思人,对他赞不绝口,从而又留下一首千古颂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后记》

       中国传统社会有严格等级制度,即尊卑之“礼”,严格区分不能混淆,而日常住处和死后葬地的名称也是如此。宫、府、宅、家和陵、冢、坟、林的区别正在于此。

       皇帝死后才为“陵”,如秦始皇陵,黄帝陵,明十三陵等,但特殊时期的人物因为身份、贡献或名望几乎等同于皇帝,故也称为“陵”,如南京孙中山先生的墓称为“中山陵”,还有湖北当阳埋葬关羽之躯的“关陵”。

       司马迁作《史记》,取先秦时《禹本纪》(即“五帝本纪”之一)之名,以“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太后”、“孝文”、“孝景”和“孝武”共十二纪为首,以后纪传体史书都首列本纪。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综上,西楚霸王项羽是作为帝王被司马迁列入《史记-本纪》的,其首级冢被称为“墓”,显然是历史遗留传承所致,如称其为“项陵”,则更顺理成章,也慰霸王在天之灵。

       然“项陵”也好,“西楚霸王墓”也罢,目前东平县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力有限,需要保护开发的文物较多(还有戚继光墓,东平王刘苍家族九子墓等等),西楚霸王身后处还是荒冢一堆,衰草凄凄,形单影只,荥荥孑立。西楚霸王死的悲壮,身后处也让人徒生悲凉之感。东平人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爱好文化传承和热衷文物保护的东平人,对此也寝食难安,时时牵挂于心。2020年6月24日,我和东平县文旅局局长兼县文物局局长李健同志,一起探讨“西楚霸王墓”的保护性开发时,对此取得了高度共识,并亟待争取政府,社会各界和项氏后人一起,共同努力争取“项陵”早日载入史册。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鲁地的行走;东平篇之西楚霸王墓

     鲁地的行走,不限于鲁地。行走者王鲁地,男,七零后,山东省莘县人,现居济南,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行政管理系。曾为文学青年,码字为生,省级行政机关下海后,依然不忘文字情怀,笔耕不辍,有几本书出版发行。喜欢行走,在追求财务自由,时间自由的同时,努力追求灵魂自由。长城传媒创始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全运会火炬手,世界三极旅行探险者。

     鲁地的行走,跟着鲁地一起行走天下。从北极点到南极长城站,横渡长江,畅游黄河,汉江,沅江,乌江,鸭绿江,太极湖……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单人单车一万公里拉萨朝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字文。涉及旅行探险,老酒美食,亲朋故交,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文物古迹,正史传说,抚今追昔,寻幽探古,诗和远方,还有野泳。不关风月,也无关利益。纯属玩儿,一种生活方式。

王玉振 本文来源:网易山东 责任编辑:王玉振_jn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