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2020-06-30 18:46:41 来源: 网易山东 举报
0
分享到:
T + -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东平人习惯把县城叫“后屯”,这是因为县政府驻地在“后屯村”。又常道东平是“大城市”,是因为东平历史上曾先后为“国、郡、府、路,州”,一直是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小村庄一下子就到了大城市,又从一个国度一下子轮回到一个县城,话语里充满着骄傲和自嘲,调侃和戏谑的味道,复杂的矛盾心情溢于言表。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难道和莱芜人自嘲自己“小”一样吗?中国三大城市“京沪莱”,世界三大城市“美法莱”。结果调侃成真,从泰安脱离二十六年之后,一下子又被并入了济南。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显然,和莱芜作为地级市因“小”而被合并,东平人不是这样的表达。东平曾经最大,历史上七次为国。目前的东平又最小,已然是一个县城了,小的不能再小。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是的,从区域和字面上看,东平县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隶属于泰安,蜗居在鲁中地区的一角,即便拥有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号曰“八百里水泊遗存的水域”东平湖,也只能眼巴巴的向东仰望着泰山一枝独秀。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而当你真正走进东平,就会惊奇的发现,正如这八百里水泊东平湖,她的内心深处是那么的恣意汪洋,波澜壮阔。翻开东平的历史,她又恰似一本卷帙浩繁的大书,是那么的厚重和沉重,耐读和耐品。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东平人一边自豪,一边惶恐。自豪的是东平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人杰地灵;惶恐的是如今的岁月静好怕担不起往昔的繁华旧梦。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东平就像历史中一位无声的行者,他走在路上低头不语,却又历经沧桑。只可惜曾经的沧海,亦难为水了。而历史的无穷魅力,恰恰就是这样,充满惊奇与遗憾,却又让人无可奈何。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所以,东平虽为东平县,但行起文来,我内心深处还是不愿意称为“东平县”,不由自主的称之为“东平”。不是我不尊重历史现实,也不是怕伤害了东平人的心,而是确实因为敬畏,由衷的发自内心。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从历史走来,向辉煌走去,每个人都是接力跑中的一棒。古语曰,诗无达诂,文无定法。我努力使开头有意思,这样容易引人兴趣。正如路遥先生说:“文章开头可以自然平和”,切入口小一点,后面更好叙述。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一篇小文章,写不尽东平的泱泱历史。区区几万字,道不尽东平人的五味杂陈。《鲁地的行走》,不限于鲁地。而今鲁地行走于东平,所写系列文章,那就姑且称之为“东平篇”吧,且听我一篇一篇的慢慢道来。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东平的前世和今生》

东平,古称东原。因《尚书-禹贡》记载:大野既潴,东原厎平”之说而得名。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开辟了“大野泽”滞洪区,汶水下游的东原地区也得到治理,水患缓和而土地涸出可以耕种了。这是历史上东平湖一带治理、开发之始。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东平在唐虞夏商时期属徐州。西周,境内置须句、鄣、宿等诸侯国。春秋,须句属鲁;鄣属齐;宿属宋。战国时,鄣、宿为齐无盐邑。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东平县历史悠久,境内黄河、大运河、大汶河三河交汇,大汶口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等相互交融,“运河之心”戴村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东平还是水浒文化的发祥地,和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交相辉映,瑰丽神奇,可歌可叹。东平共有自然、人文景观四百多处,蔚为大观。其中仅国家级景区景点就有五处,境内的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也是“八百里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八十万人的东平县,现在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总面积1330平方公里。东与肥城市毗邻,南与汶上县、梁山县接壤,西部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平阴县搭界。真可谓“东扼齐鲁,南控江淮”,地处要冲之地。目前,东平县同时已经纳入“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隆起带发展规划”中。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东平的观察和思考》

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以及你在经历中的感受与思考。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鲁地的行走,不限于鲁地,连续三天马不停蹄的行走在东平,最大的感受就是东平的宝贝太多了。东平历史上曾经为东平国,东平郡,东平府,东平路和东平州,作为省会城市一千多年,管辖区域涉及现今的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和江苏省的部分区域,差不多大半个山东。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在山东省,青州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独步齐鲁大地,而能与之媲美的,也就是东平了。青州拥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六处,省会城市济南有五处,东平只有四处。但是因了东平湖这一汪大水,八百里水泊仅遗存的一处,显然又胜了青州一筹。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环绕六百多平方公里的东平湖,一座座大山衍生出了无数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调侃一句东平人,家里的宝贝实在太多了,也就拿宝不当宝了。这句戏谑固然偏颇,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文旅振兴不是一句空话,不仅仅和思维思路策划创意有关,也和政府的规划设计以及始终如一的执政连续性有关,更和一定的经济程度如何以及投入产出比相匹配。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俱往矣!而今东平人深深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先后赴浙江、陕西等地密集调研,就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多次发出重要文件。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来东平湖调研时也对东平提出的“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给与充分肯定,并把生态立县列为东平“生态立县、农业强县、文旅兴县、康养富县”的首位。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置身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东平全县上下抢抓东平湖规划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山东省委《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专题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生态立县、绿色发展”,聚力东平湖生态保护。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东平的“生态立县”已经走在路上,绿色发展正策马扬鞭,属于东平的新时代正在开启,东平人正蓄势待发,谱写新时代的“大美东原”新篇章。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鲁地的行走①——东平篇之题记

鲁地的行走,不限于鲁地。行走者王鲁地,男,七零后,山东省莘县人,现居济南,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行政管理系。曾为文学青年,码字为生,省级行政机关下海后,依然不忘文字情怀,笔耕不辍,有几本书出版发行。喜欢行走,在追求财务自由,时间自由的同时,努力追求灵魂自由。长城传媒创始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全运会火炬手,世界三极旅行探险者。

鲁地的行走,跟着鲁地一起行走天下。从北极点到南极长城站,横渡长江,畅游黄河,汉江,沅江,乌江,鸭绿江,太极湖……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单人单车一万公里拉萨朝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字文。涉及旅行探险,老酒美食,亲朋故交,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文物古迹,正史传说,抚今追昔,寻幽探古,诗和远方,还有野泳。不关风月,也无关利益。纯属玩儿,一种生活方式。

王玉振 本文来源:网易山东 责任编辑:王玉振_jn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