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怀揣梦想、追求价值心无旁骛去实现”“我们肩负着祖国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满怀信心去完成”……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是淄博市第15批技术援藏干部、淄博市政府研究室社会科科长阎波援藏期间内心的真实感悟。
对于他来说,在昂仁工作的一点一滴是让他怀着希冀、激情奋力相迎的一份珍贵回忆。克服高寒缺氧和语言障碍等各种困难,在援藏七个半月的时间,阎波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全新的工作环境中,紧紧围绕全县工作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援藏任务,被昂仁县委、县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
△阎波在昂仁县撰写材料。
积极踊跃报名 克服高原反应
从2011年3月收到通知到决定报名援藏,阎波只用了10分钟时间。
响应组织号召的背后,是阎波一直以来想要圆梦的“援藏情节”。在父母简单通了一个电话后,阎波的双亲没有多说,默默地为儿子准备了一大包保暖的衣物。通过一系列严格的体检、政审程序,2011年4月,他踏上了西藏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走出拉萨贡嘎机场的阎波开始了他七个半月的援藏生涯。
昂仁县平均海拔4513米,高原反应成为考验每位赴藏干部的一道关口。在赴藏当天晚上,头晕头疼、浑身乏力就开始困扰着阎波。第二天早晨一起床,鼻子里就有了血块。脸色蜡黄,嘴角发青,进藏半个月,他足足瘦了十斤。
作为一名技术干部,过去长期从事文字材料工作的他积极扎根昂仁县委,用自己“一支笔”积极服务昂仁县的中心工作。阎波积极投入到了昂仁县的工作中,学习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情况、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快速融入当地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适在较短时间熟悉昂仁情况,进入工作角色,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阎波在布达拉宫广场。
△阎波在八廓街。
发挥“技术”优势
“发展能力”是脱贫的关键。昂仁想要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好的思路至关重要。
曾经在周村区委负责过多年文字材料工作的阎波紧紧立足技术干部的职能,发挥多年来从事调研、撰写材料的业务积累,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中心,立足昂仁县发展大局,积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为昂仁县委和县委主要领导当好参谋助手。
七个半月的时间里,阎波先后撰写二十余万字的领导讲话、汇报总结、署名文章、新闻报道等,编发信息简报四十余期,《昂仁县强化“四个好”促发展谋跨越》等信息得到了时任地委副书记张宁波的批示:“淄博市援藏干部思路清、措施实,有抓手、有力度,要以‘牧矿兴县’为着立点,大干苦干几年,争取使昂仁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大的变化”。同时,在昂仁县组织召开了第八次党代会、全县重点工作会、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阎波发挥技术干部优势,在办文、办会、办事等方面努力做到精益求精、高效务实。
每一篇材料文字的背后,凝聚的不仅是为昂仁发展深思熟虑的好点子,还有调研成果的反映。然而,每一次调研的背后,都有不少惊心动魄的故事。阎波对记者说,战胜高原反应,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平时我们常说要经受严峻考验,甚至是生死考验,看似很遥远,可是在西藏,你会发现原来生命的极限就近在咫尺。”
抛锚、冰雹甚至泥石流,恶劣自然条件导致的风险伴随在每一次的调研中。“有一次我们在调研的路上,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一块两三吨重的石头横卧在路中间,浑浊的泥水沿着东高西低的地势顺流而下。原来前方遇上了因连日降雨引发的泥石流和塌方。” 谈到当时的情景,阎波记忆犹新,伴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一股泥石流从山上冲下来,如果不是一块大石头卡在了泥石流中间,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干部的职责除了服务好县委的中心工作外,还要提供好技术帮扶。用他的话说,综合文字的写作关键是传、帮、带,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写作梯队。对此,他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县委办公室同志们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引导写作兴趣,加强了他们在资料收集、写作技巧等方面技能。
△阎波在下乡途中。
捐资救灾倾心助学
有人说,援藏是一生的情分。七个半月的时间,除了日常工作,涉及昂仁发展的每一件事已将这块热土与阎波紧紧连接到了一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11年9月18日,印度锡金邦发生的6.8级地震波及日喀则地区,受损最为严重。地震发生后,白平和立即安排进行排查上报,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阎波则积极响应地委、县委号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捐物,帮助受灾群众共渡难关。
白天忙救助,晚上加班赶材料。地震波及后的昂仁,气温开始下降,每天下午刮起的大风让人的呼吸又变得格外困难。很快就这样,材料的撰写落到了晚上,特别是有时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加班熬夜到凌晨,嘴唇干裂、头晕头疼、浑身无力、流鼻血等症状就越加明显。阎波说,每当这时,躺在冰冷的被子里,第二天想的是如何再提提效率。“我多干些,大家的进度就能再快些。”
不仅如此,在援藏的七个半月的时间里,阎波积极响应昂仁县委为困难学生解决学费和路费问题的号召,与与卡嘎镇日吾村的一名女孩结成了“对子”:在援藏期间,他购买了羽绒服、棉裤、秋衣、书包、文具等生活和学习用品,购买了大米、青稞、酥油、茶砖等生活用品走访慰问了孩子家庭,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早日过上幸福生活。“我虽然已经不在昂仁工作了,但是不管怎样,我都一如既往地帮扶那位孩子,让她安心学习,早日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回来后,阎波一直帮扶着这名女孩,给她捐款捐物,资助她的每一步成长。
“回顾难忘的援藏工作经历,这是一段难得的人生历练,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特别是锻炼了我在艰苦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能力、这必将是我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阎波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文思 通讯员 刘金辉)
附:援 藏
作者:阎波
援藏是一项历史使命,
光荣而伟大,
我们遵循着先辈的宏愿、前人的足迹坚定不移去履行。
援藏是一项政治任务,
神圣而艰巨,
我们肩负着祖国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满怀信心去完成。
援藏是一种岁月情怀,
温馨而宁静,
我们怀着希冀、充满憧憬全力以赴去阐述。
援藏是一种心灵感悟,
深沉而透彻,
我们尊重自然、感受生活身心合一去回味。
援藏是一个事业追求,
远大而执着,
我们怀揣梦想、追求价值心无旁骛去实现。
援藏是一个人生小站,
狭小而遥远,
我们沿着轨迹、朝着目标矢志不渝去抵达。
援藏是一次美丽邂逅,
巧合而浪漫,
我们充满激情、热血沸腾我心永恒去相迎。
援藏是一次难得历练,
艰苦而幸福,
我们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我心不悔去体验。
■ 个人简历
阎波,中共党员,现任淄博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社会科科长。曾担任中共周村区委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周村区委督查室副主任、周村区发改局党组成员等职务。在2011.04-2011.11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成为淄博第15批技术援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