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水利工作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强化水安全保障建设,着力在“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谋长远”上持续发力、攻坚推进,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夯实水利支撑和保障。
围绕补齐短板,聚力攻坚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去年“利奇马”台风过后,结合省统一部署和淄博市实际,对照申报标准要求,按照应报尽报的原则,梳理确定水毁修复、巩固提升、抗旱水源、水利信息化共四类101项工程,总投资56.83亿元;其中,87项列入省级实施方案,总投资51.96亿元。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对6月30日主汛期前必须完成99项工程建设或主体工程建设的艰巨任务,全市水利系统按照市委书记江敦涛、市长于海田多次调研和批示要求,不等不靠,全力以赴,从3月20日至6月20日,利用三个月时间,集中实施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推进攻坚行动,组成专班6个工作组,直入区县、项目一线,专责现场服务指导、检查督导、协调推进;同时,完善专班综合协调与会商、质量与安全监督、技术指导服务等6项机制,严格执行36项具体措施,每周召开例会商讨加快工程推进。牢固树立质量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拉出单子、明确时限,压实整改责任,专人专责跟踪督办整改,切实将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2.66亿元,74项水毁修复工程于5月底提前完成,包括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治理、排涝泵站、小清河主要支流治理(孝妇河、杏花河、淄河、预备河等4条河道治理)、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23项巩固提升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项水利信息化建设均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围绕河湖安澜,聚力攻坚水利防汛备汛
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采取务实措施,全力做好今年防汛备汛工作。抓好工作统筹,做到责任压实到位。坚持早谋划、早安排,对超标洪水防御、水库安全度汛等,梳理任务,拉出清单,逐项落实。坚持抓重点、抓落实,结合预警预测、水工程调度、技术保障等水利职责,统筹考虑备汛防御、汛中调度、应急配合,细分日常备汛和强降雨战时两种情形,制定《水利防汛应对预案及工作细则》,明确什么场景、什么人、干什么事,构建务实高效工作运行机制。立足预警防御,做到保障支撑到位。5月底前完成重要河道水库防洪预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审查批复。逐个水库落实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配发工作指南,加强业务培训。新增设17处雨量水位监测站点、50处视频监控点,同步开展大中型水库洪水预报系统建设,完成视频监控站点整合新建和水利防汛调度会商系统升级改造。建立市县乡三级专家库,充实市级专家库,并分设河道、水库、水利工程建筑物、水文气象4个小组,组织专家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强化行业监管,做到调度管理到位。细化水库河道预泄迎洪、拦洪控泄、削峰错峰等各种措施,演练水库、闸坝、分洪河道等综合调度。加强市级督导检查,围绕南部山区头顶库、串联库,山洪灾害易发区域,北部平原支流河道、排水干渠等重点部位,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限时整改,抓实隐患排查整改。
围绕民生福祉,聚力攻坚城乡饮水安全
聚焦疫情防控期间城乡供水安全,指导全市城镇供水企业强化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加强净化和消毒措施,增加出厂水、管网水质和管网末梢水的监测频率,确保全市城镇公共供水企业消毒剂余量、微生物、浊度等特征指标全部符合标准。在保障城市供水基础上,按照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要求,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严把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标准,多次组织全市水利系统脱贫攻坚业务培训,指导各区县对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保障情况逐村逐户进行排查;组成9个检查组,入村入户现场摸排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隐患,累计抽检11个区县41个镇、205个村、957户,督导区县按时完成问题整改。持续补齐供水工程短板,投资1.01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完成饮水型氟超标治理和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任务;投资2200万元实施抗旱饮水工程,解决南部山区村庄因旱饮水困难问题,为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坚实的饮水安全工程支撑和保障。注重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供水工程体系、运营管理体系、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体系、监管责任体系、水源和水质保障体系五个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村特别是贫困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围绕生态保护,聚力攻坚碧水保卫战
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全员环保”机制,牵头抓好河湖水库领域生态环境工作,明确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库生态环境整治等5个方面、23项年度任务,逐一落实推进措施、节点目标、责任人。印发市第5号总河长令,聚焦河湖水库系统治理,实施“守护河湖聚力攻坚专项行动”,4个市级联合检查组现场核查,全市3000余名河湖长、466名河道警长和1300多名河湖管理员配合巡查,重点排查入河排污口和雨污混排口,对问题限期分类整治;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公布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有奖举报电话和线索征集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制定出台《淄博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用水方案》,初步建立中心城区“八河五湖”生态用水调配机制。完成了骨干河道及其主要支流管理范围划界工作,启动开展镇村级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创新开展幸福美丽河湖创建,按照“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标准,正在认定5条市级幸福河湖,申报5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持续深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实现了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全覆盖管理,巩固“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完成了全市19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5处“千吨万人”水源地、单村联村水源地和贫困村水源地综合整治。推进化工园区和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强化河湖水库周边和生态敏感区环境综合管理。
兴水利民,保障好水安全,是水利工作职责所在。市水利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面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淄博治水管水兴水新局面,为淄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贾希征 张舸帆 报道)
图片稍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