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领导干部通过直播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代言”成为一种风尚,为农产品推向市场、激活农业经济开创新的发展路径,效果显著,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领导干部直播带货,利用群众对领导干部身份的信任和感情,将自身干部身份的“流量光环”转换成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产量,迅速提升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为当地农产品走向市场开创了良好局面。领导干部直播带货,体现了其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担当意识,彰显了创新思路、谋求发展的责任精神,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手段。新时代我们需要这样敢想、敢干、会干的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团结奋斗,过上好日子。
在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推广农产品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农产品要想走向市场、形成产业,产品自身的质量及服务才是关键,领导干部的线上直播只是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因此,要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让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严把质量关、服务关。一是严管准入标准。要注重前期调研分析,严查产品质量,要将真正产品品质好、产销能力强、群众认可的农产品作为推介对象,避免出现选树出来的产品群众不认可,破坏行业公平,引起群众不满。二是严把质量关。要加强被“代言”农产品质量审核,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确保群众买到手的农产品质量无忧,避免以次充好、良莠不齐的产品流向市场,影响产品形象,破坏干群关系,损害政府公信力。三是配套服务要跟上。产品销售要注重销量更要注重服务,要强化产品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等一系列产业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注重售后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注重提升顾客购买体验,解决顾客的后顾之忧,形成良性循环。
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播”的是自身担当,“带”的是政府公信力,绝不是随波逐流的“赶时髦”、个人作秀的名利场,领导干部要为其播出效果负责,更要为群众负责。打铁还需自身硬,直播只是宣传推广的手段,要将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推向市场,还需要严把关口,要着力打造产品质量过硬、产业链条清晰、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农产品,真正为群众干好事、服好务。
作者sunf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