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我们的眼里就是白衣天使,是拯救病人出病痛的伟人。但是最近这几年,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患者与医生之间纠纷也越来越多。纵观中国的医患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患者对医生依赖度明明很高,却又不完全相信医生。当医生提出某个方案时,患者往往会有内心抱着质疑却又不得不按照医嘱治疗。小编觉得对于治疗方案不能够从内心理解和接受,其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一、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说到“看病难、看病贵”,每个患者都有许多话要说,“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也在群众中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据中国医师协会2004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0%之多。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致伤、致残90人。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医护人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转行的逐年增多。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
二、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1.社会角度
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失衡。占全球人口22%的中国,医疗资源仅占全球的2%,而且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小,45%的城镇人口和80%的农村人口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2.媒体角度
对待医疗纠纷完全站在患者角度,不客观。为追求看点,有些无良媒体甚至不惜断章取义、扭曲事实,严重误导患者,对医生产生偏见。
3.医生角度
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治疗不精心,存在“冷、硬、顶、推”等现象;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再就是医患沟通不畅。部分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技巧不熟练。
4.患者角度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及媒体误导,对医生不信任,并且缺乏-定的医疗常识, 忽略了医学的局限性,认为医学是万能的,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
5.医院角度
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重仪器检查、治疗等客观操作,无意中把患者“物化”了;现行的医学教育方式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一部分从医人员素质低下、自身修养欠缺;诊疗流程设置不科学造成“三长一短”现象。
管理不完善,诊疗制度或程序存在漏洞;面对医疗纠纷,为不影响正常秩序,不能正面处理,经常选择赔钱息事宁人;对媒体采取一味的回避态度,被认为有难以启齿的原因,引起猜疑。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大的医疗环境中各层的管理体系需要更加完善,参与医疗环境的人多一份理解, 多-份真诚,多一份良好的态度。
6.社会处在转型期,过高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不堪重负,少数乱收费、开大处方、滥用大型检查设备的现象又激化了这种矛盾。
从上文可以看出,形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很多。小编觉得解决医患关系的矛盾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多一些沟通,以救死扶伤的为天职去救助每一个患者。患者及家属也要多理解医护人员的辛苦。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善心,少一点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