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一个在战场失去四肢的铁血汉子,一个身残志坚的村居带头人,时代楷模朱彦夫用他的忠诚与刚毅、奋斗与奉献,诠释着我们历经风雨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张店区和平街道街道办事处于6月21日组织机关干部、社区书记走进朱彦夫党性教育基地,引导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凝心聚力,以榜样精神为引领,砥砺前行。
传承信仰 筑牢红色文化之“根”
和平街道王志刚书记一行首先来到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内观看了朱彦夫同志的光荣事迹展示。朱彦夫同志曾经用过的煤油灯、假肢、轮椅、手稿、影像等珍贵资料无不见证着那份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忠诚与热爱。他那不畏艰难、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点燃了和平街道全体党员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精神火炬。展览馆内,王志刚书记向朱彦夫同志留言致敬,展览馆外,和平街道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高唱红歌,字字千钧,动人心魄,胸前的党徽映射着一份份炽热的初心,蕴含着肩头铁一样的责任和使命。
戮力同心 延续红色基因之“脉”
在大寨田、朱彦夫旧居、夜校旧址、棚沟造地的现场,和平街道每一位在场的党员都深刻感受着朱彦夫同志当年带领父老乡亲顽强拼搏、战天斗地、脱贫致富的壮举。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桩桩事迹,再现了朱彦夫同志平坡造田、种植林果、兴办夜校、残肢抱笔的生动场面。“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和平街道王志刚书记在夜校旧址向大家说道。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眼下基层任务越是艰巨,就越要鼓足干劲,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知难不畏难,横下一条心,才能干出成绩、干出实效。
效仿榜样,就要思想上真触动,行动上真落实。和平街道将铆足干劲,真抓实干,架起与群众间的“连心桥”,画好履职尽责的“工笔画”,用实际行动守好党的“生命线”,让党旗在信仰的高地上永远飘扬。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赞名通讯员 徐坤 郑明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