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见,纸票!临沂境内9个普速铁路车站实施电子客票)
6月20日,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临沂境内9个普速铁路车站同步实施电子客票。电子客票启用首日,市民对电子客票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如何?记者来到临沂火车站进行探访发现,多数旅客能够很快适应自助“刷证”乘车,不过仍有部分不了解情况的旅客前往自助售票大厅取票。
◎看现场
平均2.7秒/人检票速度明显提升
20日10点钟,记者来到临沂火车站售票大厅。刚一进门就能听到关于启动电子客票的广播提醒。提醒广大市民自6月20日零时起,车站开始实行电子客票,不再出具纸质车票,持身份证件即可进站上车。
“真的不用打印火车票了吗?我忘记座位号车次怎么办?”在自助取票机旁边,执勤的车站工作人员有些忙碌,面对市民的询问正一一解释。尽管工作人员现场不断提醒“刷身份证件”就可以乘车,但仍有部分市民选择打印了行程信息提示。
20日上午11:09分,去往日照方向的K901次列车开始检票。两个检票通道同时打开,其中一个通道使用半自动闸机检票,另一个通道使用手持终端检票系统检票。
在半自动闸机上,旅客需要将身份证放在指定位置,设备上提示检票通过后即可通行。闸机上同时会显示旅客所购买的车次、座位号等信息。而手持终端检票系统进行检票则略有不同,工作人员需要将旅客的身份证放在手里的终端设备上检票,然后读取市民购票信息,旅客检票通过后进入站台。
“当天乘坐K901次列车的旅客临沂站上车一共111人,检票用时五分钟,检票平均速度2.7秒/人。”临沂火车站工作人员池兆莉介绍,从第一天检票情况来说,检票速度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检票平均速度由3.8秒/人缩短至1.3秒/人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和磨合。
◎市民说
“终于实现电子客票了!”“一证通行”便捷高效
“终于实现电子客票了!”在二楼检票区,市民王先生用“终于”来形容对电子客票的期盼。
王先生说,自己是一名业务员,经常去外地出发,高铁站已经实行了电子客票,而一些普通火车站还是需要打印火车票。相比刷身份证就能乘车来说,再去打印火车票毕竟是增加了一道程序,早就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采访中,前来乘车的市民纷纷表示,进出站检票凭证,由过去的“身份证件+车票”,简化为持有效身份证件实现“一证通行”,实名制核验、检票、验票更加便捷,给旅客出行节约了时间。
“还是把纸质车票打印出来了”
适应还需要时间
记者看到,因为刚启用电子客票,前来检票的旅客中,约有一半的市民递上身份证,同时递上了车票。而车站工作人员在检票时不断提醒旅客,电子客票启用后,除非有报销需求,不需再打印纸质客票。“我去打印火车票,工作人员提醒不用打印了,我感觉不太放心,还是把纸质车票打印出来了。”市民孙先生说,因为刚开始启动电子客票,具体一些流程还不是很熟悉,还需适应。
◎值班员说
张晓阳
从检票钳到手持终端 科技创新伴铁路发展
2004年,张晓阳成为了一名客运员,负责检票工作,每天握在手里的检票钳是她最亲密的伙伴,每当到了检票时间,车票就会在她手里的检票钳中减掉一个小口,以此来说明,车票已经检完。
春运等假期期间,一名检票员一个班需要检票4000余张,平时的话,一天的检票也得在2000余张。十余年,张晓阳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到底检过多少张火车票,她只是隐约记得已经先后用坏了10余把检票钳。
从6月20日起,张晓阳手里的检票钳已经变成了手持终端检票系统和半自动闸机。“刚开始也有些不适应,但是科技在改变生活,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张晓阳说,任何新生事物被从接受到习惯都需要一个过程。不仅旅客,车站工作人员也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除了实地跟班学习电子客票检票系统操作外,从5月开始,工作人员就开始开展电子客票检票的相关培训。
在电子客票实施过程中,车站也安排休班人员帮班,在售票大厅、实名制进站口、检票口等处都设有专门人员引导旅客使用电子客票,保证了电子客票的顺利实施。
□相关链接
火车票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第一代火车票是硬板式火车票,尺寸为57×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这种车票使用时间最长,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直至90年代。车票上有行程信息和座位信息,同时还有“半孩”半价的标志。
1995年左右,纸质车票开始使用电脑售票,淡粉色“软纸票”取代“纸板票”,车票上印的是一维码(条形码),能显示购买车票的具体车站和窗口信息。这种电子车票是现场打印的。
2008年起,国内部分大中型城市的火车站陆续开始发售磁介质火车票,票面硬度比软纸式火车票高,人们只需把票塞进闸机,闸机门就会自动打开。同时自动售票机开始使用。
2009年12月,全国铁路售票系统升级,车票下方的一维码防伪标记变为二维码防伪。
2012年1月6日起,临沂火车票开始实名制,票面增加购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2019年,铁路全面推广施行电子车票,在网上订票后,刷身份证即可进站。
临报融媒记者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