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鲁中晨报6月21日讯 一支手电筒、一本民情日记,拉开一盏电灯、摆好几张木板凳、端上几杯清茶,镇、村干部与村民像家人一样围坐在一起,面对面拉家常聊民生,心贴心交流谋发展……这是博山区源泉镇开展“五谈五访”以来在各村夜晚经常出现的场景。
为聚焦民生,以真挚为民情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效果真真切切落到实处,打通彰显实效的“最后一公里”,源泉镇全面开展以“五谈五访”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挑灯夜话”活动,通过细化夜话规则、规范夜话内容、强化夜话实效,进一步提高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群众不用多跑腿、干部主动跑上门。
据了解,“五谈五访”包括谈思想认识、谈班子建设、谈项目发展、谈脱贫攻坚、谈民生实事,深入村组访信访人、访贫困户、访老党员(干部)、访致富能手、访先进典型等。
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源泉镇党委书记王冲与泉河村第一书记及村“两委”成员开展“挑灯夜话”活动。
源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国先占与东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开展“挑灯夜话”活动。
自“五谈五访”——干部“挑灯夜话”活动开展以来,源泉镇机关干部利用晚上值班时间和周末时间深入到各村,与村“两委”班子、老百姓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文化广场……拉家常,访民生,进一步提高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将目光放到百姓身上,将思想引入基层班子,夜话谋发展,夜访解民情,促膝拉家常,牵手话发展,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把党的政策传下去,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在萌芽状态。机关干部在“挑灯夜话”中访出了基层干部新形象,话出了干部群众鱼水情。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挑灯夜话”17场,访谈200余人,梳理意见建议32条,归纳11条,解决实际问题12个。
“作为焦裕禄同志故乡的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的优良作风,机关干部要瞄准眼、卯足劲,互相帮一帮、拉一拉,将成果转化真真切切落实到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实事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挑灯夜话’活动,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搭起干群‘连心桥’,让转作风、实干事在‘挑灯夜话’活动中落地有声。”博山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源泉镇党委书记王冲告诉记者。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 通讯员 戴巍 孙凯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