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早上4点40分,天刚蒙蒙亮,62岁的肖玉爱就来到了西坡的山上给桃树剪枝、套袋。一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洗得有点发白的牛仔裤、爽朗的笑声、黝黑的脸庞,整个人满面春风,活力充沛,一点都不像一个60多岁的人。“今年的桃长得比较密、比较多,我们要减芽70%,留下好的套上袋子,让桃长得大一些,争取卖个好价钱。”肖玉爱“咔吱咔吱”的边剪枝边说。“现在天长了,早上趁着凉快正好上山干活,再说年龄大了觉也少了,早起来干点活这一天精神反而更好,还能锻炼身体。”
下端士村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一个偏远的山区村,太河镇先后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旅游景观特色名镇、峨庄古村落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称号,而肖玉爱就是下端士村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
下端士村北的山叫大林掌,植被茂盛。2013年,肖玉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牵头成立了淄川端士大林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承包了410亩的山谷,流转土地220亩。在山坡上,利用丰富的野生酸枣树资源,栽植、嫁接大枣、桃树、杏树、池梨、海棠等多个品种果树。在精心呵护下,合作社栽植的果树初具规模,桃树120亩、杏树100亩、梨树1200棵,而且都长势喜人,前景十分可观。
上午10点多,当火热的太阳光变得越来越强,肖玉爱就和民工结束了山上的劳动,民工都回家歇息了,而她的工作还在继续......
“家里卫生保持的不错,天越来越热了,还缺啥你随时和我们村两委说,别不好意思说。”上午10点10分,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肖玉爱与村两委成员来到了贫困户肖光强家中,一边查看卫生打扫情况,一边关心地询问肖光强的生活状况。当前脱贫攻坚正进入关键时期,全村28个贫困户是肖玉爱最牵挂的,她每天一有空就往贫困户家里跑,看看有啥需求,看看哪里还做的不到位,事无巨细。
刚走访了2个贫困户,肖玉爱的手机就响了,原来是施工队长打来的,说是有个电线杆影响了施工,需要协调。去年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村里的道路受损了,现在正在修建。肖玉爱立即赶到了修路现场,接连给交通运输部门、电力部门等打电话,几个电话之后,终于协调好了。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12点多了,回到家简单吃上点午饭,肖玉爱休息了一下,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可能要下雨,她立即给苗圃老板打电话让下午送一车万寿菊花苗过来。
下午2点,肖玉爱穿好工作服,继续山上去给桃树减芽、套袋、剪枝。
肖玉爱种植的杏现如今正进入丰收期,黄灿灿的杏挂在枝头甚是惹人喜爱。尽管周末过来采摘的很多,但大部分的杏是对外批发。下午4点左右,肖玉爱与民工一起摘杏、装箱,等着运货车来拉杏。
下午5点20分,装载着慢慢一车万寿菊花苗的货车来到了下端士村,肖玉爱连忙招呼人卸车。“我们都是看天气预报干活。”肖玉爱笑着说。“我们今年计划种200亩万寿菊,前期已经种了160亩了,现在天太热了,种上的苗子容易死。我看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就赶紧让供货商送苗过来,第二天早上上山种花,趁着天凉快赶紧种,确保成活率。”
刚卸完车还没说完话,肖玉爱手里的电话响了,原来是东营的一位客户要预定周末的民宿。“好,没问题。就剩最后两间了,给你留一间,再晚了就没有了。”肖玉爱挂完电话,立即安排专门负责民宿管理的人员房栋做好准备。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肖玉爱知道发展生态旅游是带动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她决定利用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从盘活闲置村内房屋资产开始,修旧如旧,依托产业扶贫,新建海棠山舍等5套民宿,通过固定收益方式,为全村贫困户进行分红。新建餐饮中心,可接待100余人就餐,实现旅游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一到周末或节假日,我们的民宿直接是爆满啊。5套已经全部对外营业了,还有5套正在装修中。”肖玉爱说道。
晚上7点30分随着太阳落山,肖玉爱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从山上与民工一起高兴地回家了。
“没啥可说的,这都是我应该干的,我就是为乡亲们打工,想让村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朴实无华的话语,是她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她立说立行的见证。
闫盛霆 仇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