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见到周军时,他忙着接待客人,一批又一批。因为当过飞行员,现任淄博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室的周军被抽调到淄博市机场办,负责机场的筹建工作。
交谈时,提到西藏,周军禁不住感慨:那是一个洗涤心灵的地方,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
作为淄博市第二批援藏工作组的一员,在西藏工作3年,“为藏族同胞做了一些事情,交到了一些藏族朋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真的想再回去看看,看看老朋友,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
对于在西藏工作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遭遇的生死考验,他没有多说,可记者依然从一些资料和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
6月17日,周军讲述在西藏的故事。
攻坚克难:人有点精神,困难就变淡了
1998年5月,淄博市第二批援藏干部到达西藏昂仁,时任淄博市建设委员会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的周军是其中一员。尽管此行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里准备,可眼前的一切还是让周军吃惊。
昂仁,是西藏西南地区的一个高原高寒贫困县。在这个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全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而且自然灾害和疾病频发,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危险。
淄博市第二批援藏干部到之前,由于县水电站被洪水冲垮,县城里没有电,没有水,晚上要点酥油灯,吃水要去几公里外用桶背,生活条件极差。唯一的燃料便是牛、羊粪,而这也要出去买。没有青菜和面粉,需要去500里之外的日喀则办事时捎回来……
生活上的困难,大家咬咬牙就可以克服,可接下来异常猛烈的高原反应,让每个人都措手不及。
去之前,周军一直在想,自己当过飞行员,什么气候没经历过?而且,他是淄博第二批援藏工作组7个人中身体最棒的一个。到了西藏,自然也是身体最好的。只有别人受不了的,没有他受不了的。
但是,周军错了。
到昂仁的第一天晚上,高原反应让周军头疼、耳鸣心悸、胸闷气短。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周军的高原反应一直很厉害。血压每天都在150/170,每天睡眠最多3个小时,动不动就抱着氧气袋吸氧,时不时就大把地吃降压镇痛药。仅仅两个月体重就减了20公斤。
可是,每天醒来,浮现在周军眼前的就是昂仁的现状,“看看这里的情况,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只要我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就能让藏族同胞用上电,喝上自来水,过上好日子。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只要人有了精神,困难就变得淡了,变得无所谓了……”
1999年,建设中的昂仁县城。
拼命三郎:跑项目半年行程6万里
由于周军在淄博时是淄博市建设委员会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他理所当然地成为昂仁县重点办主任。接下来,重点工程的马车把他“套”住了。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周军果敢迅猛的工作作风,养成了他知难而上、无坚不摧的工作精神,养成了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英雄气概……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军晚上在宿舍里对抗高原反应,白天在县城里走访。连续走访两个多月后,周军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按照淄博市第二批援藏干部领队、昂仁县委书记王树槐的指示,他要拿出昂仁县重点工程建设的方案。
事关重大,他需要全力以赴。
周军不舍昼夜地忙碌着,对调查来的第一手材料分析、推理、论证、升华。周军拿出了《城建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方向》《城建管理办法》;修改完善了县城管理规划,设计了14项市政工程。另外,结合昂仁的实际情况,本着完善城市规划、改善投资环境的目的,提出了电站改建、电网改造、县城供排水、县城防洪、医院扩建、程控电话等11个重点项目。
经过昂仁县委、县府的认真研究,周军提的意见全部都通过了。
蓝图是美好的,但真正落实起来,可是天大的困难!在内地,要干好这项重点工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资金缺乏、技术人员奇缺的高原边城呢? 周军知道,要完成这些工程,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为了这些项目,短短半年时间里,周军和同事往返拉萨、日喀则、昂仁之间30多次,行程6万多里,多少次遇险,多少次生病,他根本记不清了,也根本不想去记。周军说,人只有一个脑子,需要记的事太多了。工程塞满了脑子,项目装满了脑子,哪有地方再盛别的东西?
援建的淄博路。2000年摄
援建的昂仁县体育场。2000年摄
生死考验:两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作为昂仁县重点办主任,周军需要跑项目。跑项目的路上,周军遇到过好几次危险。
一个大雨天,因为要去拉萨参加项目评审,周军和司机冒雨出发了。行进中,山上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经验丰富的司机知道是山上又有大石头砸下来了。但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于是,他减慢了速度。这时,几块圆桌大的石头先后落在了车前5米左右的地方。接着,细碎的石头也跟着“哗哗”落下来。正在司机准备倒车的时候,又听见山上传来了“轰隆”声。有几块磨盘大的石头落在车后3米左右的地方。
要是山体继续滑落,要是再有石头,万一落到车上……当时,周军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幸运的是,周军他们逃过了这一劫。山上再没有石头坠落,虽有几块细小的石头落在车上,只不过是敲出“咚咚”的几声响罢了。
事后,有人问周军,怕吗?他说:“谁不怕?但是想到责任,你就没法怕了!”
还有一次,周军一行遭遇了泥石流。
事情发生在周军由日喀则去拉萨的路上。当时大约走到一半,大片大片的山体像突然间失去了依靠,泥、水、沙、石、树及杂草混在一起,向道路上冲下来,给人一种天崩地裂的感觉。
周军他们站在被大山和大江夹在中间的路上,可真是手足无措了。当他们在焦急、危险、饥饿中熬到第11个小时的时候,公路终于被疏通了。
经历了几次生死,周军并不后悔,内心反而充满了自豪。因为他们给西藏的百姓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经过努力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他们共争取到总投资3600多万元的十几项工程,进行了彻朗电站改扩建工程,该工程于2000年9月28日试车发电;进行了县城给水工程,该工程于2000年5月竣工供水;进行了农网改造工程、县城排水工程;重建了格荣大桥,建设了牧业开发示范项目,建起了日吾其电站工程。
这些工程让昂仁的藏族同胞用上了电、喝上了自来水,也有了脱贫致富的门路。2000年,昂仁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749.47万元,比1997年增长79.51%;粮油产量达到3488万斤,比1997年增长28.7%;年末牲畜存栏量稳定在2万头(只、匹),比1997年增长2.04%;财政收人实现150.45万元,比1997年增长42.65%;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收人完成2625万元、比1997年增长4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77.13元,比1997年增长67.6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7.5%,比1997年增长14.53%。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兵 任灵芝 通讯员 刘金辉 蒲琳琳)
记者备注:因周军长期在外跑项目,援藏期间鲜有留影,记者也未能从相关资料中找到他援藏期间的照片,只能选取了他负责的几个工程项目的照片。
人物档案
周军,1963年3月出生,淄博市淄川区人。
1981年至1992年9月,在空军新疆某部。1992年9月转业,回到淄博。
历任淄博市建设委员会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西藏昂仁县委委员、县城建局局长、县重点办主任,淄博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淄博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建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淄博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监工委主任。现任淄博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