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盐窝镇大力加快肉羊产业发展,全力破解养殖布局分散、产业链条断层等问题,引导养殖户实行标准化养殖,使肉羊产业真正成为当地的第一富民产业。
在盐窝镇鲍王庄村,养殖户王义民正将自家的1600只肉羊装车,准备发往省外。
王义民从事肉羊养殖有七八年的时间,每年收入20多万元。在盐窝镇,1500多个像王义民这样的养殖户靠养殖肉羊发了财。
但一家一户养殖,抗风险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全镇肉羊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的档次低,链条短,同时对政府来讲,也面临环保、用地、监管方面的压力和问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2019年,盐窝镇投资3.6亿元,规划建设了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吸引养殖户进入基地进行标准化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羊可达100万只,也是目前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养殖园区。
园区采取“政府建设,农户租赁”的使用方式,目前,一期工程全部建设完成,150个标准羊舍已全部预定给养殖户。
规范的养殖区,有利于产业的长足发展。但养殖户要扩大养殖规模,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为此,当地与银行部门积极协调,探索推出了“黄河口滩羊贷”,解决了养殖户的资金难题。
为保护环境,当地还通过引进有机肥料加工厂,将每年70万吨羊粪加工成有机肥进行销售,不仅解决了污染的问题,还给养殖户增加了额外收入。
目前,盐窝镇肉羊存栏量80多万只,年出栏200万只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省肉羊产业第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