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鲁北沾化三夏“机景”

2020-06-16 10:28:32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记者 任凯 见习记者 陈景英 通讯员 范洪水 刘建峰 报道

晨报滨州6月12日讯  初夏时节,鲁北沾化,热浪滚滚,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在金灿灿的麦浪里,一垄垄麦子被机器吞进“肚”里,机舱门一开,一条“金带”飞流而下,村民们的朗朗笑声飘荡在田野上。

“俺家45亩地,不到2个小时就收割完了,亩产550公斤,又是一个好年景!”沾化区泊头镇南徐村65岁的徐效利老人蹲在地头,品味着甘甜的麦粒,丰收的喜悦流露在饱经风霜的脸庞上。

“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这是过去对农村麦收和秋收的真实写照。

“累得脱了层皮。”这曾是麦收过后,农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从过去的苦战“三夏”到现在的机械化收割,农民经历了“下地告别镰,麦收五七天,‘三夏’变‘两夏’”的“靓丽”转身。

一些老庄稼人禁不住感叹,过去个把月的活如今几天就完成了。据悉,沾化区机收面积达36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9.65 %。不仅如此,一批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又一次凭着自己的收割机赚了个盆满钵满,使用农机收割的农户、家庭农场等种植业主尝到了农机带来的方便、快捷。

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开过之后,留下的是一片片10厘米左右的麦茬,紧随其后的免耕播种机在麦茬的空隙处播种上了玉米。

为缩短夏收、夏种时间,今年麦收期间,沾化区15万亩麦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采取小麦联合收获-小麦秸秆覆盖地表-免耕施肥贴茬播种机播种玉米“一条龙”作业,使夏收、夏种一次完成,“三夏”变成“两夏”。

“采用保护性耕作实现‘三增三节一保护’,每亩可以增加收入200元左右。”沾化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玉忠说。

“三增三节一保护”即,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增加0.04%—0.08%,持水能力增加15%以上,粮食增产5—10%;即节水10%以上,节肥20%,每亩节省机械作业支出30元左右,每亩增收节支200元左右;通过秸秆直接还田,不再耕翻土地,杜绝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现在好了,自打用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麦不忙了、秋不长了,全部是机械化,几天功夫连收带种,地里的活根本用不了多少人手,光我一个人在家忙就绰绰有余。”谈起种田的变化,大高镇流钟村妇女李姗姗一脸的高兴劲。

“前几年,我家种45亩地,一到麦季前前后后得要忙活1个月。现在,不到两天功夫收、种全完活,还感觉得很轻松。农机收种‘一条龙’模式,可真让咱老百姓收麦、种粮,省时、省力、节支又增收!”徐效利掰着手指高兴地算着节支增收账。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