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9点15分,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胜利油田站走进油田三大枢纽变电站之一的220kV盐镇变电站。该站是油田电网和山东电网的并网点之一,担负着滨南、河口、孤东、孤岛采油厂的供电任务,累计转供电量300亿千瓦时。
精细管理求实效,精耕细作保运行。220kV盐镇变创造了安全运行9000天、28万次操作无差错的记录。
藐视一千天、重视一伸手——安全操作28万次无差错
2020年4月21日凌晨5:39,清晰洪亮的唱票声、刀闸拉开瞬间放电的“呲呲”声、操作人员急促的脚步声、电话铃声、接令声、汇报声,打破了220kV盐镇变电站的宁静。
从3月27日起,电力分公司对220kV新孤变设备进行改造提升,期间需要盐镇变配合进行电网运行方式优化调整,确保油田主网可靠运行,保证油气生产正常进行,同时也不耽误新孤变设备改造,实现“两不误”。截至4月26日,盐镇变配合相关操作11天,从运行方式调整到保护方向测试,再到电网运行方式恢复,共执行操作令49条,操作次数565项次。
操作万次如一次,管理万天如一天。为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快速反应、正确操作,盐镇变秉持“藐视一千天、重视一伸手”的安全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精细到每一个操作口令,精准到每一个操作步骤。他们通过每天抽签问答,实现《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百问不倒”;通过用仿宋字填写工作票,实现基础资料“千人一体”;通过“手指口述”,做到对每一台设备如数家珍。
非电量监测数据库——8年积累数据320万组
“4月21日,盐孤线将调整到220kVII母线运行,负荷在60MW左右。调出《非电量监测数据库》,对比盐孤线近一年的测温记录。”
副站长刘晓燕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对即将调整的设备进行分析评估。
“数据曲线显示,盐孤线在II母线运行时,负荷达到7万左右,刀闸温度稳定在40度以下,仅有一次负荷17万时,温度较高。此次6万负荷,可以正常操作,提醒各班执行特殊巡视模式。”
倒完运行方式后,值班员依照惯例对调整后的设备进行特殊巡视,并将测温值录入非电量监测数据库。
2012年开始,盐镇变建立“非电量监测数据库”,坚持每天对1100个节点进行测温、测压,连续8年时间,积累320万组数据,绘制出变电站的大数据模型,实施追踪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变化趋势,将大数据资料转化为管理资源,超前预判风险,提前杜绝隐患,全面提升运行标准和运行质量,非电量监测数据库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油田主网安全平稳。
设备健康档案——428台设备、48套保护装置,33个间隔
“2020年2月29日,220kV母联0420-1、-2刀闸锁具润滑,端子箱清扫、封堵,本月该设备无缺陷、评级为一类。”盐镇变责任技师付丰杰认真填写着每天的设备健康档案。
为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盐镇变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将全站428台一次设备,48套保护装置按照间隔设定为33个区域,由24人承包并实名负责。每台设备设立纸质档案,按时填写设备型号、参数、检修情况、缺陷情况等,并坚持月评级、季清扫、半年防腐刷漆的机制,做到运行人员对设备健康状况了如指掌。
从每天的日常维护到特殊天气的特殊巡检,小到每一颗螺丝,大到每台变压器设备,健康档案都有清晰的记录。盐镇变电站还会对设备缺陷部位及保护装置的正常状态进行拍照留存,当异常发生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盐镇变先后经受住了“温比亚”“利奇马”台风以及年初寒潮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未发生一起设备故障,为胜利油田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通讯员:雷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