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精武之路”高峰论坛沪上举行 滨州精武体育会应邀讲演
2020年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建会110周年,6月13日适逢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举办 “百年传承·精武之路”高峰论坛。滨州精武体育会会长、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郎拳代表性传承人陈安记应邀与会,并做了讲演。
会上,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举行了《精武志》筹委会和精武博物馆筹委会的揭牌仪式,以及“精武世遗研究与申遗”、精武文化工程《精武志》、“精武学堂”国际文化之路以及“精武文化资源研究与保护利用”的签约仪式。
国家教育部全职委副主任刘延申,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学史专家贾树枚,原空军政治学院副院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齐路通少将,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上海市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教授,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华东师大非遗与传统文化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教授等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百年传承·精武之路”献计献策,谋划百年精武的未来走向。
陈安记会长首先祝贺论坛的隆重举办。他说,二郎拳已经成功申请成为山东省非遗项目,经过几代传承人的精心传教,在山东滨州、菏泽、聊城等地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次上海论坛的举办,给二郎拳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对推动精武事业的发展进程,大上海发挥了文化传承的先锋示范作用。
他介绍说,近年来,滨州精武体育会在上海精武总会的大力关怀和帮助下,使得精武武术在滨州弘扬、传承、发展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滨州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滨州精武会的不懈努力,连续2次成功举办了 “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比赛”,以及“中国第一牛县首届武术比赛”“首届惠民兵法城武术比赛”等盛大活动。精武少年武术课程走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陈安记会长向总会赠送了《滨州市武术志》,作为志书主编,他介绍说,该志书历时6年,分为上、下两卷,纵贯2500余年,约140万字,共发掘武术门派拳种44个,历史人物52名,收录大事记230余条、历史图片100余幅、动作要领图片300余幅。这部凝聚着滨州武术人的心血,纵贯古今、涵盖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滨州市武术志》终于面世,这是滨州首部武术志书,虽不尽如意,但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圆了滨州武术人的一个梦。山东精武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已经审批通过,作为武术大省,如何将百年精武精神融入到各个武术拳种,将是山东精武的努力方向。
霍元甲曾孙霍自正,河北保定精武会会长、国家级非遗项目鹰爪翻子拳传承人陈桂学,武术八段、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王俊法,杨氏太极拳亲族传人、武术七段、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杨氏太极拳总教练傅清泉,深圳市精武体育会会长、深圳市非遗项目临清肘捶传人方向东,武术六段、全运会太极拳冠军张千秋等,莅临论坛。紫泥春华博物馆馆长耿春华与广陵琴派第十三代琴人、阳羡古琴社社长邵芸菲现场展示了非遗技艺和古琴技艺展演。
“百年传承·精武之路”的高峰论坛,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精武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精武前辈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艰难开拓的奋斗历程,使“民心相通”成为增强各友会间的团结、协作的桥梁与纽带,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促进中外民间文化的交流,对于传播与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精武文化之路,提升上海“精武”城市品牌文化的发展之路,海派文化品牌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与会专家认为,110年前诞生的上海精武体育会,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一个传承至今的文化成果,历史上真实的“精武会”,比电视剧里塑造的“精武门”厉害百倍,它是海派文化土壤里养育滋润的一项具有上海文化地标意义的成果,也是当年海派文化资源的一次整合,如今“精武会”的旗帜飘扬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它是名副其实的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100年前,精武会“五特使,下南洋”,广泛团结海外平等待我之民族与国家以及华人侨胞,得到世界华人的积极响应。如今“世界精武联谊会”已成为世界各国友会的桥梁与纽带。精武会的百年实践,除传授武术外,还设有音乐部、戏剧部、摄影部、兵操部等,各部均有主持者与指导者。当年孙中山先生与同盟会诸公对精武会鼎力赞襄,陈延年、潘汉年等都加入其中,徐悲鸿、张大千等艺术名家均为精武会献计出力,人才济济,独树一帜,堪称是百年前海派文化的一次大整合。精武会诞生在上海,活跃于世界各地,目前全球范围内建立了76个精武会。
“精武文化”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体育与武术,超越了民族与种族,是上海一项不可多得的城市主题文化品牌。因为“精武”,中国传统武术的深厚土壤里,生长出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因为“精武”,近世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擎起了一面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国威的旗帜。
与会专家认为,上海发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作用,精武文化也应充分体现服务和对接好国家战略。以内外联动的大视野,按照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的要求,依托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搭建更多精武文化中“医、武、文、旅”等交流机制和平台,全面提升精武人文合作交流水平。
来源:山东精武 陈安记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21477网曝“女子被住建局保安踩在脚下”,咸
- 211766日本女乒教练赛后感叹:中国乒乓这道墙
- 39126 国台办:解放军在台海周边进行演训
- 48080纵览热点 | 再现天价护栏!女子撞坏
- 56798摆脱拘留危机后,李在明发声
- 65285房客母亲跳楼致房屋变“凶宅”?房东索
- 74019长春冒名顶替三十年事件调查:顶替者名
- 83937 颠倒黑白!美国又以所谓“强迫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