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的根,是民族的魂,当你读懂了它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它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它们,建筑物就不再冰冷。
网易济宁“云游非遗”,线上“见人见物见生活”,带你看看咱济宁的非遗绝活。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
非遗传承人陈更:手艺是永远无止境的
老辈儿传下的手艺,像魔术,在掌心与指尖施以力道,捏出栩栩如生的面人儿。
“手艺永远是无止境的,能教给小孩,普及面塑知识,让他们能喜欢,感觉很骄傲。”
——陈更
非遗传承人翟桂芝:这是好东西 我想把它传下去
六片彩块,七色布料,三十八个布块,四十八个角,愿你挂上七彩绣球,平安喜乐。
“我七十岁了,想学绣球的,我就教,把它传下去。”
——翟桂芝
非遗传承人杜文丽:做到尽善尽美 画我心中想画的画
题词忆往事,着画觅知音。小小怀袖雅物,寄予无限情思。
“只要能把团扇的技艺传出去,我都会不遗余力。”
——杜文丽
非遗传承人刘丽丽:我想把它更好地传承下去
剪刀为笔,布料为墨,江声浩荡,山水田园,自手心升腾触动心弦。
“空闲时间剪一剪贴一贴,到社区到学校里把手艺教给大家。”
——刘丽丽
非遗传承人张跃广:即使是辛苦 我也感到非常荣幸
比起电脑雕花和激光刻纸,还是喜欢手上的这把剪刀带来的温度。
“只要老百姓还喜欢,我就要坚守这块阵地。”
——张跃广
非遗传承人唐建玲:一直会坚持下去
铺折粘染间匠心独运,旋转翻腾间变化万千,一件纸翻花,数日披星夜。
“喜欢的很多,坚持做的很少。我会一直做下去,有真正喜欢的人,我会耐心细心地教他们。”
——唐建玲
指导单位:济宁市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