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漫步在董集镇,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特色种植基地绿意盎然,三五孩童追逐嬉戏……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成蝶,广袤的田野正焕发勃勃生机。
光阴轮转,四季轮回。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董集日新月异,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畔一天地、一域一风光”的新图景。作为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董集镇不负众望,交出亮眼答卷,辖区内罗盖村等5个村被认定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华澳大地田园综合体入选省级创建名单,七里井村等3个村进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期……机遇与荣誉的背后,是乡村振兴换挡提速步入快车道。
放眼乡村振兴的波澜画卷,以华澳大地为龙头、中小型农业企业辅助、专业合作社配套的“1+8+n”产业发展体系成效初显,以乡村振兴行动党委、红色引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聚力的组织体系不断夯实,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科技合伙人工程助力下的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以新时代南展奉献精神弘扬为主线的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宜居水岸”“生态廊道”等工程助力下的乡村更加生态宜居。在这片充满希望和激情的田野上,董集镇跃马扬鞭,领跑乡村振兴新征程。
成绩来之不易。2019年以来,董集镇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二十字”方针,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机遇千载难逢。2020年,董集镇加压奋进,创新举措,乘势而上。
借势加力,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
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强化争取,借力而行,催生产业发展动能。借势抓园区建设。借助市级规划沿黄乡村振兴产业带等政策利好,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速华澳大地壮大,带动中小企业、合作社发展,加快完成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任务,争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势抓资金筹集。成立共集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盘活现有资产存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活水。借势抓特色产业。投资1200万元实施黄河金岸冷链仓储物流园、黄河金岸特色采摘园项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借势抓融合发展。加快总投资3500万元的南八片区“荷塘悦色”、罗盖村特色乡村、军旅融合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军旅深度融合集聚,培育新增长点。
精准发力,推动生活品质新提升
把实现群众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创新谋划,精准突破,全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创新推动群众居住环境改善。借助中心城近郊优势和康养产业资源,利用土地增减挂政策,投资1亿元实施“镇区存量房+养老公寓”群众进镇居住新模式,扩大城镇规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提升。投资1700万元实施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路域环境综合提升、两河治理等项目,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持续优化就业服务供给。拓展乡村振兴云平台就业安置、就业培训、创业孵化等功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效力。在让农民获得土地流转固定收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农户分红”“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凝心聚力,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
完善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治理格局,强化引领,聚焦服务,夯实振兴根基。把核心做强。实施堡垒提升、铁军锻造、品牌培育三大工程,明确书记队伍孵化提能等九大攻坚任务,把基层党组织做得更强。把机制做顺。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研究制定“三化六利九不变”的工作思路推进村庄优化建制,全面整合资源要素,优化村班子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规范做细。探索实施村级纪检委员规范化履职“135”工作法,创新“小微权力+云平台+监督”模式,搭建多渠道、全过程、全方位的小微权力监督体系。把文化做活。深挖黄河文化,弘扬南展精神,投资600万元建成黄河南展区历史文化馆,实施“六个一”精品工程,为基层治理添活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董集镇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提升“董集方案”,不断赋予“董集模式”新内涵、新标准,努力开创“董集实践”新时代、新局面,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而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