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领导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改革、发展乡村经济的坚强战斗堡垒。今年以来,周村区王村镇以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为重点,按照基层党建示范镇创建标准,全力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精心选育管用村干部队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量增效,实现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党建工作与镇域高质量发展整体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农业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强村富民,关键在人,关键在引领农村发展、带领农村党员群众的“头雁”。
在王村镇彭东村,占地70余亩的21连栋温室特色种植大棚尤为显眼,这是通过全镇统筹规划、产业引导成立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淄博彭东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9月,王村镇将姚家村、解家村2个省定贫困村和陈家村合村并点,成为彭东村。围绕“大党建”引领“大扶贫”工作思路,将彭东村作为龙头带动全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的主阵地。
彭东村以土地和基础设施入股,成立彭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淄博彭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且把党总支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性等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龙头产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种植富硒西瓜、特种有机葡萄等,建设800余亩彭东生态农业基地。为了帮助村民尽快脱贫,合作社还聘用了周边11户贫困户、低保户就业,以增加其家庭收入。
5月7日,淄博市召开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强调要把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作为中心任务,更好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形成集农副产品周转、仓储、分拣包装、冷链配送等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一条龙’服务体系。”王村镇党委书记王永庆表示。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头。通过试点先行、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目前,彭东村、平楼村、苏李村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已成为王村镇的优秀典型。结合全镇“1+5+N”(1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园区,5个特色产业项目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思路,王村镇还将宁家村中草药种植、河东村凤凰山旅游、东阳夕猕猴桃种植、彭东村特色瓜果、广晟千亩玫瑰基地等农业特色板块串联成线,规划打造以彭东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淄博农业公园”。同时,通过开展“产业链党组织赋能行动”,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争取年内实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覆盖率达到50%以上,38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党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和引导。
“选育管用”村级后备力量
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强化推动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针对基层党组织容易出现后继乏人的情况,王村镇注重村级后备力量发掘培养,着眼新一轮换届,及早做好“一肩挑”政策宣传和人选物色培养,加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选育管用”,探索建立村级优秀年轻人才的储备模式。
在后备力量的“选材”上,王村镇实施雏鹰计划,明确选人标准,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灵活多样方式,建立了139名后备人才台账,从中推选入党积极分子,蓄足源头活水。
在后备人才的培养锻炼方面,王村镇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计划年内组织参加镇、区后备人才集中培训至少2次,还设立苏李村、彭东村两处后备人才活动中心,在全镇另设5处培训基地,组织后备人才分片区参加体验式、实训式培训。
为了规范对后备人才的监督管理,王村镇将以村居为单位每半年对后备人才进行民主评议,形成优劣等次,及时动态调整,让表现突出、众所公认的优秀后备人才协助村“两委”处理村级事务,成长为村内骨干,这些储备人才成为了王村镇乡村振兴的“精兵强将”。
与此同时,王村镇还开办了“知行党校 ”,提升基层村居党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目前,“知行党校”已经开办培训13次,受教育党员900余人次。
在做好村级干部培养储备的同时,王村镇党委扎实推进村干部“一肩挑”工作,以选好书记、配强班子为目标,确保村级带头人由“选出”到“选优”、由“配全”到“配强”的转变,促进村“两委”握成“一个拳头”、激发他们一心一意干事业、放心放手谋发展的内在动力,凝聚起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今年以来,我们对6名村书记进行了动态调整,5名遴选村书记和1名村级后备人才接过了党组织书记的接力棒。镇党委立足“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定位,对6个新调整村书记的村进行大力扶持,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解决遗留难题,迅速树立起他们在村里的威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5月底,这6名村书记通过补选程序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提前实现全镇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100%。” 王永庆表示。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吉宝 李鸿斐 通讯员 杨志浩)
王永庆(中)和淄博彭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负责人讨论合作社发展规划。
王永庆(左一)在淄博彭东种植专业合作社察看西瓜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