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有一个人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他和楚王相互辩难,强行说服楚王停止攻宋。这个人就是鲁班。
后来,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于是,鲁班就成为了土木工匠祖师。
如今,鲁班文化和工匠精神还在继续发扬和传承,这同样离不开那些当代年轻的传统文化传播者。
马明文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鲁班文化的研究者,他舍弃了自己最初的医学行业,转身投入到木艺文化中来。据马明文自己说,小的时候,看到厂里的老师傅推刨子,令自己印象深刻,,由此产生了对木艺的兴趣。后来临到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的专业是父母给选的。因为在他的记忆中,父亲作为木匠,当初为了自己家的家具厂每日从早到晚的奔波,不辞劳苦,所以家里人不希望自己再从事木匠这个行当。
之所以又接触到了木艺,是自己结婚那年回到了家里,一方面是为了缓冲自己,另一方面是想帮家里做家具,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发现这个了这个行业的有趣,但同时也发现了各种问题。由于老一代人思维方式与现代年轻人节奏不匹配,导致家具厂的生意越做越差,于是决定开始接手家具厂生意。
对马明文来说,当初的最大的困难是就是改变。作为一个站在前人肩膀上去创业的年轻创业者,需要对之前一些老旧的理念进行创新和改变,而因为木具生产是重资产,一旦做了就很难掉头,所以想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也是一大风险和挑战。
基于这种实际生产的价值,马明文同样对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将商业和艺术相结合,努力发掘历史和古建筑背后的东西,并传承下去,是他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文化,毕竟木艺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古代的一些建筑,每个朝代的文化也决定建筑的样式。这项在世俗人眼里粗俗的工作,它的内核实际是老一辈人的执着,对枯燥手艺的坚持。
正如马明文所说,文化本身没有实际价值,告诉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孔老夫子的是亚文化,而鲁班是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对这门手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传承载体,同样也是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的集大成者,隐含了木匠行业对木艺的承上启下,孜孜不倦, 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
图文:徐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