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产介入标准化培训基地评估组专家评审,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正式通过全国“妇产介入标准基地”验收。日前,第二届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委会学术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在会上参加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该院妇产介入诊疗技术在全国崭露头角。
郑大一附院介入治疗中心桓台分中心正式成立
2019年2月15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桓台分中心成立启动仪式在桓台宾馆举行。国家863项目科学家、中原学者、郑州大学介入治疗研究所所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主任韩新巍,桓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毕宝锋,桓台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荣若平等出席启动仪式。
副县长毕宝锋在启动仪式上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桓台分中心的成立,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力提升桓台县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桓台县将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治疗技术,大力提高介入微创治疗水平,为健康桓台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管理和服务机制,近年来,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不断突出微创品牌建设,微创诊疗技术走在全国前列,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全国妇科内镜综合培训基地”。此次成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桓台分中心,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医院微创技术水平,扩展微创诊疗范围,巩固医院微创品牌优势,更好地满足当地百姓更高层次的就医服务需求,让介入超微创技术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带来福祉。
由国家863项目首席科学家韩新巍领衔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介入医学治疗和研究的医院之一。韩新巍教授发明的覆膜内介入支架,被国内外医学界称为“韩新巍内支架”,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用中国人姓名命名的介入治疗产品。他在会上表示,将全力与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加强介入技术合作,让介入技术造福更多基层群众。
凶险性前置胎盘从此不再是噩梦
介入超微创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介入技术具有更直接有效、更简便微创等诸多优点,为现代医学诊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日益成为当前人们选择性治疗的首选方法。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3%,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年分娩量在6千例以上,每年都会遇到难以诊治的产后大出血病例,通过宫腔填塞、子宫缝合、动脉结扎等手段,止血效果不理想的,只能手术切除子宫。但有了介入技术,遇到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高危孕产妇,通过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子宫动脉剖宫产术,可有效减慢出血速度,大大减少出血量,降低术中手术风险,保障母婴安全,并且可最大限度保留产妇子宫。
一名外地孕妇二胎怀孕后,在孕28周孕检时,当地医院确诊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医师告知风险较大,建议去省级以上医院就诊,但在省级医院预约就诊都预约不上。后来,患者在桓台妇幼保健院微信平台上看到了和她类似的病例,于是到该院就诊。经过介入科、产科、麻醉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会诊,医院决定在孕35周时,为孕妇进行腹主球囊阻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手术当天,桓台县妇幼保健院邀请山东省妇产科专家和郑大一附院介入专家坐阵,手术医师进行介入穿刺,置入球囊。麻醉成功后,产科医生顺利进行剖宫产手术,随着孩子娩出后的一声啼哭,介入医师迅速充盈球囊,阻断血流。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产妇共出血200ml,手术顺利结束。
两位专家在手术现场见证了这令人激动的一刻,正因为有了介入技术,才有了这位产妇的母子平安,才保障了这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如果没入介入技术,此类病人不仅子宫难以保留,生命都难以保障。
子宫腺肌症首选介入超微创治疗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令患者痛苦不堪,令医生头疼不已,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目前保留子宫,治疗子宫腺肌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对于腺肌病引起的严重痛经和月经过多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很好地保留子宫器官及其功能的完整性。相对于其它治疗手段,具有非激素治疗、保留子宫、创伤微小、疗效确切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介入微创治疗成为当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首选。
26岁的李女士从几年前开始,每次月经都要经历几天特别痛苦的日子。从月经前几天开始,腹部、腰部的剧烈疼痛,让她寝食难安,甚至不能正常活动。今年1月初,李女士经人介绍,来到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就医。医院诊断李女士为子宫腺肌症,并成功为她进行了介入手术治疗。
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张艳红介绍,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目前治疗腺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手术通过一根1-2mm的细导管进入子宫供血动脉,用光滑的微球栓塞子宫腺肌病病灶的动脉血管网,通过阻断其血供,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手术切口只有针眼大小,对症状较重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效果尤其显著。
介入在内科、外科及肿瘤治疗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目前介入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临床各学科,介入治疗学是在影像设备(如DSA、CT等)监视下,利用导管、导丝等特殊的设备所进行的微创性治疗与诊断,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现代医学的第三大诊疗体系。介入技术超微创治疗大大地提高了疗效,同时又可减少治疗中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除了在妇产科领域,介入技术在内科消化道和呼吸道大出血、支架植入、丧失手术时机或术后复发恶性肿瘤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外科在下肢急性动静脉血栓形成、肝癌等实体肿瘤化疗栓塞术、前列腺增生栓塞治疗、肝肾囊肿的介入穿刺硬化治疗肠梗阻治疗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肿瘤治疗方面,介入治疗对肺癌、肝癌、肝转移癌、胃癌、食管癌、肾癌、胰及十二指肠肿瘤、宫颈癌、膀胱癌、妇科肿瘤、肢体肿瘤等等肿瘤,均可取得显著疗效。对于中晚期肿瘤,可使其降期、缩小,长期带瘤生存,部分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甚至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介入超微创为妇幼机构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介入技术作为目前第三大治疗学科,与外科、内科相比,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疤痕妊娠”等高危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自媒体上,也经常出现类似“九死一生”的病例报道。这些疾病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患者和医护人员,特别是当产妇被确诊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后,过去只能转到济南、北京等地的三甲医院,几经周折才能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2019年4月,桓台县妇幼保健院采用介入技术成功救治一例刮宫术后大出血病人。患者36岁,因葡萄胎行清宫术后14天入院,曾有3次剖宫产史,入院第5天,患者早晨出现下身流血,并有大量血块。医生在清理血块时,发现有节育器流出,宫颈口大量血液涌出。紧急情况下,医院立刻紧急实施介入手术,仅45分钟时间,手术顺利结束。在术中,医生发现患者不止双侧子宫动脉向子宫供血,还有右侧膀胱动脉也向其伸出侧支供血。如果没有介入技术,单纯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已无法完全止住血,必须切掉子宫才能保住病人性命。所有人都庆幸,幸亏有了介入技术,才保住了病人子宫,保住了病人的生命。
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书记张勇介绍,实践证明,介入技术在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和不竭的发展动力。2019年,第六届全国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研修班在河南郑州召开。会上,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书记张勇作了题为《介入医学:妇幼保健系统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专题汇报,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
2019年11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产介入标准化基地评估组专家李兵等一行3人,就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妇产介入标准化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评审验收,对该院妇产介入标准化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