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沂源县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陈丙海
大众报业·鲁中晨报淄博5月27日讯 “经开区十分重视本土企业的培养、扶持,在医药健康产业和新材料产业都有行业龙头坐镇,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立足产业平台和主导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创新招商机制和运作模式,统筹谋划‘筑巢’‘引凤’‘育凤’,纵深推进高水平‘双招双引’,促进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21日,沂源县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陈丙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沂源经开区产业模式有其独有的特点,以医药健康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为例,瑞阳制药和山东药玻均为行业龙头,而这两家企业还有个共同的特点——本土培植。
“医药健康产业围着瑞阳转”这是沂源经开区的招商思路之一,通过绘制医药产业链图谱,分类梳理产品、技术、人才目录,逐步挖掘出了多个项目合作和技术引进的突破点,引进了一批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和高端制剂项目。除了“沿链聚合”,沂源经开区还在政策上给予了本土企业大力支持。本着立足产业抓招商,本土企业上项目和对外招引项目并重的原则,实行本土企业新上项目同等享受招商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本土企业向好、向快发展。
“我们既要‘强龙头’,也要‘带小弟’,通过引导配套企业到园区投资建设,从而实现原辅料、包装物在‘家门口’供应,不断集聚市场规模,放大医药健康产业闭环效益和溢出效应。”陈丙海表示,要狠抓本土企业裂变,通过项目嫁接、兼并重组等措施,加速现有产业规模提升、技术升级,加速培育出一批百亿级企业。
在立足本土“老产业”的基础上,沂源经开区也不忘打造“新产业”,实现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从无到有。依托鲁中高科的专业招商团队和“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围绕打造“大美沂源·中国视谷”的发展愿景,沂源县经开区把手机摄像头、智能终端作为科创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成功引进合力泰科技,并以此为支点展开沿链招商。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园已有13个电子信息类项目落户,与22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园区二期工程的规划建设也已排上日程。
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园区,沂源经开区规划建造了总面积27.5万平方米的12座标准厂房和2座创业创新大厦,入园企业只需带设备和人员进驻,大大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和投资成本。“企业越早投产,就能越早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举措。”陈丙海说。
除了已建好的标准厂房,沂源经开区还在加紧推进热电联产项目和生活垃圾及生物质发电一体化项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新材料企业电能消耗大,这两个项目预计下半年投产,届时将为企业节省大量生产成本。”陈丙海表示。
沂源化工产业园这一稀缺资源和金字招牌,也将被进一步重视和利用,沂源经开区将以头孢类、青霉素类等传统化学原料药和抗肿瘤、心脑血管等高附加值原料药为重点,加大医药和化工产业的深度融合。
依托鲁中高科,沂源经开区大力实施市场化招引,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热点地区,与当地极具实力的招商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引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张万钧教授、常州大学张汉平等博士团队,收到了“以高补晚”“以快补短”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行‘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开展产业链招商、代理招商、基金招商,充分发挥本土骨干企业主体作用,瞄准优势客户和配套企业资源,实施‘二次创业’,促进“老树发新芽”,带动突破以企招商,加速培育强企方针和支柱性产业,在建链、补链、强链上招引一批好项目。”陈丙海表示。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蒲泫奇)
3月21日,陈丙海(右一)带队在南京化工园区考察项目。(受访者供图)